这几年,文博的热度只增不减。尤其在《国家宝藏》第三季第六期“西安碑林博物馆专场”的播出后,碑林博物馆的《石台孝经》《昭陵六骏》《颜世家庙碑》这样的“国宝级”文物也闯入了全国观众的视野。
今天,文旅君就带你来探寻隐藏在碑林博物馆中的其他“国宝级”彩蛋。
碑林博物馆藏《石台孝经》
唐朝的教科书·开成石经
碑林博物馆藏《开成石经》
《开成石经》在碑林博物馆第一展室内。
经历了千年风霜雨雪,不免有石刻漫漶的地方,现在已安装上玻璃保护罩,防止日晒、风蚀。
《开成石经》刻于唐文宗开成二年,当时的皇帝唐文宗爱好学习儒家古今文经:
《旧唐书·卷十七下·文宗》:宰臣判国子祭酒郑覃进石壁九经一百六十卷。时上好文,依后汉蔡伯喈刊碑列于太学,创立石壁九经,诸儒校正讹谬。
从这段记载可以知道,《开成石经》最初立于唐朝的国子监,相当于现在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学校。
而《开成石经》的内容,有《孝经》、《论语》、《尔雅》等等,无疑就是唐朝“教科书”的内容啦,我们看古代电视剧时经常听到主角说“子曰”,很可能就是在读《论语》哦~
波斯入大唐·大秦景教碑
碑林博物馆藏《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图为拓片)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身、龟趺陈列于碑林第二展室。
碑文中的“大秦”并非我们所熟知的“秦始皇”的“大秦”,在唐代,“大秦”被用来指代罗马帝国。
这方石碑在落款中还隐藏着一位远渡而来定居长安的波斯王裔——僧文贞。
据说《长安十二时辰》中有着一头羊毛卷、一双绿眼睛的波斯人伊斯的原型就是这位波斯王裔哦~
唐僧取经带回来了什么·三藏圣教序碑
碑林博物馆藏《三藏圣教序碑》
《西游记》中,玄奘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
现实中,玄奘法师于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开始翻译经书的工作,我们都知道,慈恩寺(今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慈恩寺)就是玄奘翻译经书的地方。
贞观二十二年,玄奘将翻译好的经书上呈唐太宗,完成了整个翻译工作。
太宗则亲自撰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作为这一系列经书的序文,并且镌刻在碑石上,以纪念这一盛事。
所以,我们现在在碑林博物馆看到的《三藏圣教序碑》就相当于唐僧取回来的经书的扉页哦~
西安文旅之声出品
编辑:侯侯
视觉:丁丁
责校:树子
审核:非白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