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之人,自有大福德

北京中科专家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registers.html

人生在世,孝道为先。孝顺父母,笃行孝道,不仅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根本,更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本源。

一个人能够尽孝于父母,才能尽忠于国家,友善于邻里,仁义于朋友,敬业于岗位,奉献于社会。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说:“父母之恩,犹天地也。”

天地,是无形之父母;父母,是有形之天地。敬祀天地神明,莫如先奉养父母。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大福田,行孝道就是种福田,古往今来,孝顺之人,最能积累福报,孝顺之人,自有大福德。

清代林庆铨所著《楹联述录》卷二中有则故事:乾隆年间,山东有位庠生名张大美,奉母至孝。不料身染重病,药石无灵,一缕幽魂游荡在酆都,恍惚间来到关帝殿前。张大美素敬关帝,见到关帝,哭泣而拜,关帝说:“人的生死自有定数,你痛哭又有什么用呢?”张大美说:“我痛哭不是为了我自己,只是想到家中老母无人奉养,因此悲伤。”

关帝又问:“你家中可有子嗣?”张大美答:“有一儿子,年方四岁。”关帝知道张大美是大孝子,很同情他,对他说:“你不要悲伤,待我转奏玉帝,念你平日的孝心孝行,为你增加一纪(十二年)的阳寿。”

接着,关帝又赐给张大美一碗茶,说:“吾庙宇遍布天下,然而门前对联都不合吾的心意,吾自作一联,希望你广为传播。”张大美拜谢,领了对联回归阳间。此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将他入殓了。

张大美醒来,大呼开棺。并把自己在阴间的见闻详细讲给众人,想要吟诵关帝交代的对联,忽然忘了前半联,着急得两眼突然失明了,张大美不住骂恨自己。过了一会儿,听到有人敲门,张母开门,见到一个青衣人拿着一竹简,让张母转交给张大美,说:“这就是药方。”张大美展开竹简,两眼又复明了。竹简上写有关帝对联:“铁石为心,是汉室擎天一柱;春秋得力,与尼山拔地两峰。”

清代徐锡龄、钱泳编著史料笔记《熙朝新语》记载:山东庠生张大美奉关帝甚虔,病中梦入关庙,见帝著本朝衣冠理事。有顷,呼张名语之曰:“吾庙中楹柱对联肤泛俚俗,甚不惬意。尔与吾有香火缘,其为吾易之。”

张跪诵一联云:“数定三分,扶汉室削吴吞魏,辛苦备尝,未了平生事业;志存一统,佐熙朝伏寇降魔,威灵丕振,只完当日精忠。”帝深加叹赏,曰:“此四十二字,尔来岁当知好处也。”

次年乡试,首场张构思未就,倦而假寐。梦帝肘之曰:“起,起!尔忘对联字数乎?”张惊寤,文思沛然如夙构。榜发,中式第四十二名,适符联字之数。

孝顺父母的人,最有大福德。山东庠生张大美病入膏肓之时,仍然记挂孝养老母,因而得到关帝垂怜,不仅增寿一纪,而且科举高中四十二名,可谓“求寿得寿,求禄得禄”,这都是平时孝顺父母积累到的福报。

中华传统文化最重“孝道”,把孝顺父母看作百善之首。孝顺父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

《孝经》有云:“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孝顺父母,是一切福报的根,是一切福德的本,一个人越是孝顺父母,心地越善良,口碑越好,德行越大,随之而来的人缘、人脉、资源就越多,社会地位、身份、信誉就越高,人生运途就越畅顺。

《中庸》说:“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孝是功德之始,孝顺父母,如敬天地神明。孝顺父母,就是在积累福报,就是在积攒福德。

佛教典籍《四十二章经》云:“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亲,孝亲最神也。”

父母即是天地,孝敬父母即是敬天礼地,敬祀神明,对待父母的态度,就是对待天地神明的态度。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人生好运厄运,善报恶报,均在其中。

清代王中书《劝孝歌》云:“父母即天地,罔极难报复。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及早悔前非,莫待天诛戮。万善孝为先,信奉添福禄。”

人生在世,须以孝道为先。孝顺父母,是修身立品,培植福德的第一步。“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孝顺父母的人,自有大福德,人敬之,神佑之,福随之,天地护之,一生平安畅顺,吉祥如意。

本文刊载于《香港商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8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