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语等古文,吟诵是必不可少的

白癜风诚信企业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5077/

《论语》在中华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中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不仅是中国人,即便许多外国人,也为《论语》的精大博深所倾倒。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过程中,《论语》成为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文明的精髓。

在央视某档节目中,曾有一位来自古巴的小伙,用流利的中文,声情并茂地朗诵《论语》,作为嘉宾的一位著名演员说,他听到这位小伙的朗诵,既激动又惭愧,自己从小到大到竟然没有读到过《论语》。

这位演员的经历大概不是个例。

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尽管完成了完整的教育,但对于《论语》等传统文化典籍,最多的了解,也就只能是课本中所摘录的那些只言片语。除此之外,已经没机会能系统地读一读,从这些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即便是在课文中,接触到的那些短小章节,要么被硬生生地拔高到一定的意识形态,要么被那些后来发明的语法、词类等所割裂。讲解者高谈阔论,听讲者如坠雾里,待到学业完成,全就交给了老师,数年之后,印象全无。

其实,对于传统文化典籍,如果有系统的解读,不曲解其意,以经解经,这些千百年历经岁月磨练而留下来的代表作,并不难理解。

即以《论语》为例,如果拂去人为的曲解,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字字句句,也是熠熠生辉,光芒四射。当年,南怀瑾先生在台湾与各位同仁,对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曾经有过重新整理的愿望。但他在通过通读原文之后发现,原典的章节句意恰恰是非常完整的。有鉴于此,他们便由此发起了台湾的读经运动。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南先生也已驾鹤西去,令人不禁唏嘘。但在两岸四地的文化交流中,我们会发现,确实港台地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要比大陆做得好一些,并且更多地融入了生活。

读《论语》等传统文化,有一个非常非常小的窍门,许多学者大多心知肚明,但却少为大众了解,就是“真正的朗诵与话剧般的联想”。

“读”书的传统,现在早已被丢得一干二净。古人讲琅琅的读书声,今人大概只有静静地默读了,甚至是一目十行的速看,效果自然就差了许多。

中央美院教授、吟诵家钱绍武,在谈及他小时候的学习经历时,曾对吟诵有过一段明了的说明。他从8岁开始念书,一开始念《孝经》,后来读《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还有《诗经》里的几篇。后来家人又专门请了一个会作诗的老先生专门来教作诗,开始背诗韵,就是广韵。平对仄,仄对平,平上去入分得很明显,马上就清楚明白了。

但现在的普通话没有入声,只有平上去。没有入声以后,就没办法作诗。有的入声归纳在去声里,但是也有很多的入声字不是归纳在这里头。比如国家的“国”,“国”是入声。但现在“国”是阳平,平仄完全是两回事了。

普通话作为语言交流的工具来说,很方便,但是普通话没法继承语言的生动性特点。吟诵必须分出入声,可以用把它变成是去声、短声这么一种唱法。平声的长与入声的短配起来,非常好听。吟诵入声字,起码念成去声,并使它保持短声。这也就是现在全国上下一片标准化,但在古文面前却死气沉沉,到最后只好埋头默读,免开尊口的原因之一。

没有了吟诵,就没有了节奏;没有了节奏,就无法进入到一种意境;没有了意境,就不会把诵读者置于作品其中,又能有什么话剧般的联想呢?

古人皆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那些流传千古的优秀的诗、词、歌、赋、散曲及各类散文,无不朗朗上口,如果一味地把这些本来很活的文化要素,活生生地变成语法的解读,句式的分析,不正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所以,学习古文一定要真正“读”起来,读起来自然能会意它无穷的意境,自然不难理解它的意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2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