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业三福之一孝养父母

一孝,德之本也。“孝”,古人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这四个字解释得太妙了,关键就在“善”。什么才叫做“善”?这个地方的“善”,就是《大学》里的“止于至善”。怎样才能止于至善?一个是心,一个是事。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念念有父母;这个事上是念念都要照顾得到,这样承事父母。古人有个比喻,你要是不知道如何叫“善事”,你就想想父母养你的时候,那种心情是什么心?父母亲照顾儿女,在你婴孩的时代,就是从出生到三岁,父母的心,尤其是母亲的心,全部精神贯注在小孩身上,小孩又不会讲话,又不懂事,稍一照顾不小心,不是受冻,就是生病了。这个时候“心”与“事”俱到,我们能以这个心去孝事父母就止于至善了。这是“善事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孝,德之本也。”出自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所作《孝经开宗明义章》。意思是: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忠跟孝是一,不是二。在家里能够尽孝,在社会才能尽忠。没有说在家里不尽孝,而能够忠于君的,没有这个道理!所以中国自古以来,所谓“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哪一个是忠臣?你去看他是孝子,决定是忠臣,决定不会背叛的。二“养”指的: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一)养父母之身。父母的身体健康我们要时时懂得去关怀。在古书当中记载,差不多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我们就要把他当小孩一样关怀、照顾。老人在晚年比较容易觉得孤寂、孤独,身体也比较虚弱,所以我们要能够常常体恤父母的身体状况,尽这一份孝心,给我们的孩子当好榜样。(二)养父母之心。就是你时时能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