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习草书的朋友而言,在中国书法史上能够选择的经典法帖并不多,当你明白了“取法乎上”的原则之后,只有寥寥数件法帖可供你选择了。
晋人无小草真迹,只有一件王羲之的《十七帖》乃是作为终身法帖来临摹,因为不是墨迹,所以不适合初学。
孙过庭草书《佛遗教经》长卷日藏本而唐代的小草作品也极少,怀素的小草手札不过寥寥数字,构不成学习的规律,而其《小草千字文》也存在诸般争议,就只剩下了孙过庭的《书谱》与贺知章的《孝经》了,而《书谱》的弊端在于“千字一同”,笔法应用相对程式化,结字变化也不够丰富,而贺知章的草书《孝经》则有着较为明显的个人特点,不利于初学者学习。
其实,在书法史上还有一件孙过庭的草书真迹,这件作品乃是奉敕之书,与自己的手稿《书谱》不同,此作便是著名的孙过庭小草《佛遗教经》。
孙过庭草书《佛遗教经》长卷日藏本《佛遗教经》乃是佛陀释迦牟尼在圆寂前的一份遗嘱,这份遗嘱被他的弟子们记录了下来,全文总计有个字,概括出了佛学的精要,乃是学佛之人必读的一件经典。
孙过庭在盛唐时期的书法极负盛名,他奉敕书写的这件《佛遗教经》目的就是为了将其书法流传后世,就像是褚遂良抄写《雁塔圣教序》与《大字阴符经》一样,所以这件小草《佛遗教经》倾注了他所有的书法技巧,所以此作也成为后世学习草书的一件极为重要的法帖。
孙过庭草书《佛遗教经》长卷日藏本此作成书之后,一直藏于皇宫内府当中,从唐代历经宋、元、明诸朝,到了清代时期流落与日本,并且此作存世仅有一件石刻本了,当时清朝的书法大咖蒋廷黻评价此作道:
“此帖笔意圆浑,纯从章草夺胎,较之《书谱》,有放敛之别。盖《书谱》乃是属稿,非经意作,虽同出一手而实不相逮也。”
孙过庭草书《佛遗教经》长卷日藏本意思是这件《佛遗教经》字字从章草笔法中出,显得古雅而端凝,而《书谱》则是随手书写的手稿,纯以简约笔法行之,未真正倾注书家真力,所以在字法和笔法的完整性上远不如《佛遗教经》精彩。
米芾曾盛赞孙过庭的书法:“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
但从《书谱》的书写气质而论,显得无法担当其这个评价,而《佛遗教经》则不然,此作堪称唐代小草的一部教科书,也是后世书家学习小草最精彩的法帖。
孙过庭草书《佛遗教经》长卷日藏本此作流落日本之后,被中国的净土宗大师夏莲居士以重金赎回,带回了国内,据考证,全世界如今仅存这一幅了,并且上有“秘府”“缉熙殿宝”等皇家收藏印信,可见其珍贵程度!
孙过庭草书《佛遗教经》长卷日藏本如今,我们将这件中国书法史上仅存一件的孙过庭小草《佛遗教经》原作进行超高清的1:1博物馆级别的宣纸复原,还原出跟原作毫无二致的作品,字字与真迹毫无二致,相似度达99%以上。
欲购此孙过庭小草长卷《佛遗教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