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惠灵(文汇-复旦-华东师大联合采访组)
被访谈人:罗格·安慕斯(RogerT.Ames),中文名安乐哲,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博古睿学者、夏威夷大学荣休教授,下简称“安乐哲”
访谈人: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讲师王惠灵,下简称“文汇”
访谈时间:年5月30日,北京大学未名湖畔帕卡德公寓。
安乐哲五月后,安乐哲再次走上街头,会不时地被校园内外的人认出。北京大学建校一百二十周年电视新闻里的一个片段,让这位学者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在与国家最高领导人一段简短的对话中,71岁的安乐哲谈到自己的使命——帮助中国哲学走出去,让西方人更了解中国。
出生于多伦多,长期执教于美国,安乐哲的学术生涯略带传奇色彩。十八岁起带着对中国哲学的兴趣,他辗转求学于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曾受教于劳思光、方东美、刘殿爵、葛瑞汉等中外名师。安乐哲在中国古代经典翻译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其英译作品包括《孙子兵法》《论语》《中庸》《道德经》《孝经》等。这些译本在海内外广为流传。此外,他致力于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带着“原汁原味”的理解,他尝试澄清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种种“误解”,也因此获得了从中国高校到文化部的诸如“会林文化奖”、“孔子文化奖”等各类荣誉。治学中,他与其他成员郝大维、罗思文等共同组成了“一多不分”的学术家庭,留下了中西思想比较三部曲。几年前,“儒家角色伦理学”的提出给学界带来了更多的生气,也让安乐哲获得了更多中外同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