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王攀王祥龙摄影报道
四川德阳,中国“二十四孝”之一——东汉大孝子姜诗一门三孝的故事,一直在这片土地上广为流传。孝老敬老的德孝文化,在这里绵延传承。10月7日,农历九月初九,又是一年重阳日。在这个尊老敬老孝老的节日里,四川省“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活动在德阳钟鼓楼广场拉开帷幕。
上午9时许,高高矗立的钟鼓楼下,重阳节的氛围随着雄浑阳刚的鼓声传递开来。启动仪式现场,除汉服情景剧、老年旗袍秀等精彩节目外,还有身边榜样、重阳民俗展示,以及非遗代表性项目和文创展区。
母亲病重,东汉大孝子姜诗辞官,背母回乡看病。母亲爱吃鱼,姜诗夫妇便日日烹鱼。姜诗之妻庞三春每日往返7里路,挑来临江河水,为婆婆洗眼睛……“一门三孝”的故事在大屏幕再现。
“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孝顺能生孝顺子,孝顺子弟必明贤……”11名德阳的中学生和14名欧洲、东亚、东南亚的学生高声诵读《百孝经》,向中国古人先贤致意,并端上菊花酒,为老人们送上节日的祝福。
传统文化的浸润下,德孝的榜样也在德阳这片土地上蓬勃生长。23年如一日,坚持到敬老院、社区看望老人的“全国最美志愿者”鲁鹏;连续十多年关爱留守儿童、成立中江县留守儿童艺术团的四川省道德模范刘春香;每天往返于学校和家、照顾病重妈妈的“全国最美孝心少年”廖思蜜……
九九重阳日,9位来自德阳各行各业的模范,来到钟鼓楼上,共同敲响钟声。“健康久长、平安久长、快乐久长、好运久长、靓丽久长、帅气久长、活力久长、美满久长、幸福久长!”9句祝福伴随着9声浑厚的钟声和直播画面,送给全川老人。
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节日的仪式在这一天庄重而热烈。紧靠钟鼓楼广场的东湖山公园南门、紫气东来广场、古戏台、德阳市文艺中心、东湖山公园西门等5个点位,“喜气‘阳阳’”篇、“望‘阳’惊叹”篇、“‘阳阳’得意”篇、“‘阳阳’洒洒”篇、“三‘阳’开泰”篇、“‘阳阳’书画”篇等结合传统节日仪式设计的活动接连上演。同时,德阳市余名运动爱好者也来到这里登山祈福。
活动现场除老年大合唱、折子戏等表演外,也有不少适合孩子们参与的活动,如古诗词诵读、大手牵小手插挂茱萸、老画家与小画家共作画、水拓绵竹年画等环节。重阳佳节之日,一些互动性强的细节设计,让老少同乐。
70多岁的刘国宁大爷说:“这次重阳节一系列活动让老年朋友一饱眼福,营造了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希望相关部门今后利用好各个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更加丰富多彩、贴近群众的的主题活动,让市民在欢乐愉快的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据不完统计,当天共有1万余人来到活动现场,共同庆祝我们的重阳节。
近年来,四川省文明办与有关部门一道,大力实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结合民俗体验、节日旅游、文明创建等抓好示范,让广大群众的传统节日过得更时尚、更健康、更有味。德阳市是全省振兴中国传统文化的五个示范点之一,正全力落实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大美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