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三爻阳爻:君子居位不骄,夙夜匪懈,故能永享其位,永保富贵,吉利。
终:义为“始终,总;表始终全过程”。今本“终”在帛书中有两种写法“冬”或“终”。帛书中写作“冬”时,今本“终”义为“最终、最后”之义,与“始”相对,末了、结束的意思。帛书中写作“终”时,今本“终”义为“始终,总;表始终全过程”,尽、全、从开始到末了、从头到尾的意思。
三爻是人位,小人(平民、百姓)之爻。
现今一般将“劳谦”之“劳”解为“功劳”,我个人认为这种解析是错误的;“劳谦”之“劳”应为“勤劳、辛劳”、“夙夜不懈”之义。
《尚书·周书·无逸》“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稼穑[jiàsè]:泛指农业劳动。小人之依:百姓心内的苦痛。依:隐于内心的苦衷。)
意为:君子居其位,不要贪图安逸。要先了解农业劳动的艰辛,知道百姓的辛苦。逸:闲适、安闲。
“无逸”即为“劳”;如:劳逸结合,好逸恶劳,以逸待劳,一劳永逸,劳思逸淫等等。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意为:为政要像农民种地一样上心,播种过后,雨雪风旱,日夜操心。从开始就不断的操心,最终才会有好的收成、结果。
“政如农功”即为《尚书·周书·无逸》的“先知稼穑之艰难”;“日夜思之”即为《尚书·周书·无逸》的“君子所,其无逸”。
《尚书》、《诗经》中有数十篇文章、诗歌皆讲说天子、诸侯、臣工要为政安民要“勤劳王家”、“无康好逸”、“匪康匪逸”、“夙夜在公”、“夙夜匪懈”、“不懈于位”,这些皆是“君子所,其无逸”的佐证。
《尚书·周书·旅獒》“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允迪兹,生民保厥居,惟乃世王。”
大意为:早晚不可有片刻不勤勉。不顾惜小节方面的修养,到头来会伤害大节,酿成终生的遗憾。比如要建造九仞高的山,如果最后一筐土石不倒在山顶上,那么山的高度就不会达到九仞,就会造山失败;堆九仞高的山,只因一筐土而不能完成,不可不慎。如果你能真正按以上的告诫来做,百姓就能安居乐业,我周家就可以世代为王于天下了。
《尚书·周书·金縢》“昔公勤劳王家,惟予冲人弗及知。”;大意为:过去,周公勤劳地为王室工作,只是我这个年轻人不知道这些事情。记载了周成王从误解周公直至尽释前嫌的史实。
《尚书·周书·康诰》“无康好逸,乃其乂民。”;大意为:不要贪图安逸享受,只有这样才能治理好你的臣民。这是卫康叔上任之前,周公对康叔的训诫之辞。
《诗经·周颂·我将》“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诗歌以周武王第一人称的语气,讲说自己日夜勤奋努力,畏天威,遵循天帝和文王之命,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保佑周邦,安定天下。
《诗经·周颂·昊天有成命》“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诗歌称赞周成王为完成先王事业所作的努力。周成王不敢享安康,日夜安民细经营。
《诗经·大雅·假乐》“不懈于位,民之攸塈。”;诗歌赞美周宣王之德。正因为周宣王勤于政事不懈怠,才使天下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不再流离失所。
《诗经·周颂·振鹭》“庶几夙夜,以永终誉。”;诗歌是周人对宋微子的赞美之词。宋微子日以继夜的谨慎勤勉,对内得到殷商遗民的拥戴,对外得到周王的赞扬。此为《诗经·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的写照。
《诗经·鲁颂·有駜》“夙夜在公,在公明明。”;诗歌赞颂鲁僖公君臣有道。
《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诗歌颂扬仲山甫日夜勤政报效周宣王。早早晚晚不懈怠,侍奉周王献忠诚。
《诗经·大雅·韩奕》“夙夜匪懈,虔共尔位,朕命不易。”;诗歌颂扬韩侯接受周宣王的册命,肩负作为西周王朝屏障安定北方的重任。日日夜夜不懈怠,在职恭虔又谨慎,册命自然不变更。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天命不彻,我不敢效我友自逸。”
《诗经·小雅·雨无正》“周宗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
《孟子·离娄下·第二十节》“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大意为:周公旦始终向夏、商、周的贤王学习,想要达到他们的功业,以施行以上四种美德;碰到一些不符合当时情况的,就仰着头来思考,白天没有想明白的,晚上就接着想;侥幸想通了的时候,就坐着等到天亮好去立刻实施这个想法。讲说周公工作勤恳、勤劳王家。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劳”即“夙夜匪懈”;“谦”即“谦虚敬慎”、“在上不骄”;那何为“君子有终”?
因帛书中写作“终”,义为“始终,总;表始终全过程”;故,我认为“有终”义为“始终都有,总有”;“有”为“权位、富贵”,此为“善终”。
“君子有终”是《尚书·周书·旅獒》“惟乃世王”;是《尚书·周书·康诰》“汝乃以殷民世享”;是《诗经·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是《诗经·大雅·假乐》“百辟卿士,媚于天子”;是《诗经·周颂·振鹭》“以永终誉”;是《诗经·大雅·韩奕》“朕命不易”;是《诗经·商颂·殷武》“不僭不滥,不敢怠遑。命于下国,封建厥福”。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卫献公自夷仪使与宁喜言,宁喜许之。大叔文子闻之,曰:「乌乎!《诗》所谓『我躬不说,皇恤我后』者,宁子可谓不恤其后矣。将可乎哉?殆必不可。君子之行,思其终也,思其复也。《书》曰:『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诗》曰:『夙夜匪解,以事一人。』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可哀也哉!」”
上文所述史实为:逃亡在外的卫献公派使者悄悄告诉卫国掌权的宁喜:“苟返,政由宁氏,祭则寡人。”于是,宁喜遂设计谋杀了卫殇公,迎卫献公返卫国。自此宁喜在国内常以功臣自居,趾高气扬。卫献公复位后厌恶宁喜恃傲专权,于是在卫献公三十一年借大夫公孙免余之手杀死了宁喜,并将其陈尸于朝,身死族灭。此为君子“无终”。
《左传·哀公五年》“郑驷秦富而侈,嬖大夫也,而常陈卿之车服于其庭。郑人恶而杀之。子思曰:「《诗》曰:『不解于位,民之攸塈。』不守其位,而能久者鲜矣。《商颂》曰:『不僭不滥,不敢怠皇,命以多福。』」”
上文所述史实为:郑国驷秦富有而奢侈,他只是一个下大夫,但常常把卿的车马服饰陈列在自己的院子里。郑国人讨厌他,在公元前年把他杀了。子思评价道:《诗经》说:『在职位上努力不懈,百姓才得以安宁。』不安于自己职位的人,很少能活的长久。《商颂》说:『不出差错不自满,不敢懈怠不偷闲,上天赐予各种福禄。』。此为君子“无终”。
君子劳谦:《国语·鲁语·公父文伯之母论劳逸》“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之恶心生……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无慆淫,而后即安。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庀其家事,而后即安。士朝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后即安。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
大意为:百姓勤劳就会想到节俭,想到节俭就会产生善良的心;安逸则会放荡,放荡就会忘记善良,忘记善良就会产生坏心……诸侯在早上要办理天子交给的任务和命令,白天考察自己封国的事务,晚上检查法令的执行情况,夜间还要监督百官,使他们不敢怠慢,这以后才能安寝。卿大夫在早上要研究自己的本职工作,白天讲习一般例行公事,晚上检查自己经办的事务,夜间处理家内杂事,这以后才能安寝。士人在早上要接受朝廷交办的任务,白天讲习政事,晚上复习,夜间检查自己一天的言行有没有过失,这以后才能安寝。自一般百姓以下,天亮就劳动,天黑了才能休息,没有一天可以怠惰。
君子有终:《国语·鲁语·公父文伯之母论劳逸》“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自上以下,谁敢淫心舍力?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无废先人。」尔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宫,余惧穆伯之绝嗣也。”
大意为:君子用心力操劳,小人用体力操劳,这是先王的训诫。从上到下,谁敢使自己放纵而不用力气?如今我是个寡妇,你也只是个大夫,从早到晚兢兢业业地工作,还生怕败坏了祖先的成业,如存怠惰之念,又怎么躲避罪责呢?我希望你每天早晚都提醒我说:「一定不要毁败先人的成业。」你刚才却说:「为什么不自求安逸?」用这样怠惰的态度来担任国君赋予你的官职,我真担心你父亲穆伯要断绝后代啊!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劳谦”便是“君子无逸”、“夙夜匪懈”;“有终”便是“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是永保“天命”,始终“有命”;故爻辞言“吉”。
《孝经·诸侯》“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
大意为:身为诸侯,在众人之上而不骄傲,其位置再高也不会有倾覆的危险;生活节俭、慎行法度,财富再充裕丰盈也不会损溢。居高位而没有倾覆的危险,所以能够长久保持自己的尊贵地位;财富充裕而不奢靡挥霍,所以能够长久地守住自己的财富。能够保持富有和尊贵,然后才能保住家国的安全,与其黎民百姓和睦相处。
此为“劳谦,君子有终,吉”;“有终”永保富贵。
《贞观政要·卷四·教戒太子诸王》“是以在上不骄,夙夜匪懈,或设醴以求贤,或吐飧而接士。故甘忠言之逆耳,得百姓之欢心,树至德于生前,流遗爱于身后。”
大意为:在位时不骄纵。不论白天夜晚,从不懈怠政务,礼贤下士,厚遇人才,有的像西汉楚元王刘交那样求贤,有的像周公那样纳士,即使忠心的话听起来刺耳,也能虚心接受。这种做法得到了百姓的欢心。生前道德高尚,死后万古流芳。
此为“劳谦,君子有终,吉”;“有终”善终。
综上,“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讲的是:君子居位不骄,夙夜匪懈,故能永享其位,永保富贵,吉利。
君子劳谦,故《尚书》讲说“君子所,其无逸”;《诗经》讲说“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左传》讲说“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唯有如此,君子才能“有终”,故《诗经》讲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故爻辞言“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