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在家人要学佛法,小乘声闻听众要悟得大乘佛法,以谁为楷模呢?佛在尘世间为众生指明了一个典范,即维摩洁这个具有大乘菩萨精神者。《维摩诘经》可以看作是一本大乘佛法的简明串讲,或者说是大乘佛法的文学读本,著名译经家鸠摩罗什,在为这部经做注时说:“此经略述众经要义,明简易了。”这位译经“专业户”能给出此经如此之高的评价,可见此经奥义之简明深刻。《维摩洁经》是佛教大乘的瑰宝,和其他更具盛名的佛经相比,本经没有像《心经》一样超广泛地为众口所诵念,也不像《法华经》是佛陀生命前夕最后盛开的一朵涅槃花,更不像《华严经》、《楞严经》这样的经典比较独成体系、完满自足。遗憾的是,它也没有成为后世中国诸大宗派的“宗经”。什么叫诸大宗派的“宗经”?中国佛教诸大宗派,他们一般会依据一或者两本佛经来立宗。比如天台宗奉的是《法华经》,华严宗奉的是《华严经》,禅宗早期奉的是《楞伽经》,五祖弘忍以后,禅宗奉的是《金刚经》,净土宗奉的是《阿弥陀经》,三论宗奉的是《中论》,律宗奉的是《十诵律》,等等。尽管如此,却没有任何一部佛经能像它一样独特,这部经可以称得上是佛教世俗化的奇葩,在经中佛陀借一个积极入世又不沾俗尘的大乘菩萨之口,亲自给在家学佛的人士说法,使漫天花雨从世外净土坠入俗世凡尘。《维摩洁经》引领了“佛教世俗化”之风。鲁迅曾说:“晋以来的名流,每一个人总有三种小玩意,一是《论语》和《孝经》,二是《老子》,三是《维摩话经》。”前两种,都是中国文化的最高经典,是本土的精神硕果:独有《维摩结经》是外来的经典,是佛教之风刚刚吹入中土时的一朵清新的莲。在当时,佛教虽然培养了大量出家的僧众,且其中不乏大才之士在社会上发挥积极影响,但它希望信众“出家修行”,和本土重血伦之亲的文化还是相背离,所以主流文人对《维摩话经》以前的佛经呼应得比较少。本经塑造了一个在家学佛的名流形象——既悠游自在,不受教规的限制,又“长袖善舞”,和三教九流人士高谈阔论,一如中国当时的社会名流,也过着维摩话一般的生活,物质上的享受世俗和精神上的探幽索玄“两不误”。由于这部佛经和主流社会的文人很合拍,从而带起一阵佛教世俗化的狂潮,更多人相信在家修习佛学,境界并不比出家僧众低,而不信教的人也能够把读佛经当作一种精神享受。在这部佛经里,佛为在家人描述了一个“尘世净土”,它不脱离众生土生土长的环境,也不离开五浊恶世的烦恼,提倡“心净则国土净”,只要心净,佛的国土就清净无垢,这就是本经大力宣扬的“唯心净土”。而在这个从尘世建立起的“乌托邦”里,又活着这样一种理想的人物,能克服世俗欲望,勤修梵行,遵守佛教对在家人的约束,悟道的境界非常高,佛为他起名叫“净名”,就是以清净无垢著称的人,在本经中的代表就是维摩诘居士。在佛经世俗化的过程中,经典自身并没受到污染,反而有了更广泛的爱好者,充分体现大乘佛教圣俗无分别的教旨,所以《维摩诘经》在后世流传中逐渐成为被在家居士奉为圭臬的修行宝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