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www.pfzhiliao.com/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顺父母是我们每个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孝,存在我们民族的血液里,亘古不变。孝者,受人敬仰,受人爱戴。

羔羊尚知跪乳,乌鸦亦求反哺。一个人如果对给予自己生命和辛勤哺育自己长大的父母都不孝顺,那就没有了作为人该有的良心,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从这个人是不是孝顺来了解对方,孝顺是做人的根本。

孝顺,一个是孝,一个是顺,孝顺父母,一切都会顺。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你看母亲从一个美女因为怀胎,身体臃肿,极为不便,可是却是洋溢幸福。当十月怀胎,一个崭新的生命来临时,那一刻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新生的生命是那样弱小,冲一点点的奶水,轻轻地一哭就揪心,怕孩子饿了,冷了,热了。教孩子学走路,一句一句不厌其烦地教孩子说话,真是耗尽心力。

“人”一撇一捺,相互支撑,相互依存,才有了文明的传承。

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一天,父母年轻的时候,教育孩子,养大孩子,老了自然需要儿女照顾,这是作为人的起码道德准则。

不要谈什么将来不要求儿女,这不是要求,是一种责任与义务,老了身体好还好,如果身体不好自己不能动,那将如何是好?

养育子女,赡养老人是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如果将孩子养大,不再有交集,那辛苦养孩子是为了什么?

养育子女,赡养老人是我们的责任。如果孩子长大了,就远走高飞了,父母养这个孩子干什么呢?

不要听什么外来的扭曲观念,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血浓于水,无法割舍的关系。不是什么金钱关系,而是那种亲子关系无可替代。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年轻人与母亲相依为命,日子过得一般。

这个年轻人,或许是由于不得志迷上了拜佛。什么都不干,母亲看到儿子过于痴迷,劝儿子,可是儿子不听,有时还对母亲恶语相向。

有一天,年轻人听说远方一座山上有位得道高僧,心中欣喜,便想去向高僧讨教修性成佛之道,便瞒着母亲偷偷从家里跑去找高僧了。

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高僧,高僧接待了他,听他说要修道成佛的事情后。沉默一会说:

“你想得道成佛,我可以给你指条道。吃过饭后,你即刻下山,一路到家,但凡遇有赤脚为你开门的人,这人就是你所谓的佛。你只要悉心侍奉,拜他为师,成佛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年轻人非常高兴,谢过高僧,就欣然下山了。

第一天,他借宿在一个农家,男主人为他开门时,他注意到男主人穿着鞋。第二天,他借宿在一个富有的人家,也是没有人为他赤脚开门。第三天,第四天......年轻人一直没有遇见高僧说的为他赤脚开门的人。

快到家的时候,他彻底失望了,日落西山后,他没有再借宿,连夜赶回家,到家已是很深的夜里了,疲惫至极的他费力地叩动了门环。屋内传来母亲苍老惊悸的声音:“谁呀?”“是我,娘。”他沮丧地答道。

门很快打开了,一脸憔悴的母亲大声叫着他的名字把他拉进屋里。在灯光下,母亲流着泪端详着他。

他自责愧疚地低下头,蓦地发现母亲竟赤着脚站在冰凉的地上!刹那间,灵光一闪,他想起高僧的话。他再也忍不住失声痛苦起来!他终于明白了禅师的话。

时代不同了,有些观念可以改变,但是,中华民族恒久传承的孝道却是历久弥新。

《孝经》说:天地之性,以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在这个人心浮躁,利益为先的时代,如果只追逐利益,而忘了生养自己的父母,你有再多的钱也是一个失败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