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走进西安碑林用不巧青石永固文

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要多少钱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13569.html

丰碑如林,青石不朽,经过漫长的等待,1月10日(本周日),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三件镇馆之宝即将亮相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本期节目中,国宝守护人李乃文、赵文卓、许还山将通过石台孝经、昭陵六骏、颜氏家庙碑,带领观众见证大唐王朝的开疆拓土和盛世繁华,感受国之栋梁的浩然正气,了解每件文物背后令人动容的故事,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华历史文化的魅力。

昭陵六骏

被迫分离的“战友”:昭陵六骏

“太宗旨在振王业,王业艰辛告子孙”唐太宗李世民在征战天下时,长骑骏马冲锋陷阵,为了告诫子孙自己创业的艰辛,同时也对与他相依为命的六匹骏马的怀念,在贞观十年(年)兴建昭陵时李世民下诏,将“朕所乘戎马,济朕于难者,刊名镌为真形,置之左右。”这就是昭陵六骏的由来。

六骏的原型是陪李世民征战的六匹爱驹,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由画家阎立本画作图形,雕刻工艺家阎立德依形复制刻于石上,刻成后放置在昭陵北麓的祭坛之内。每件宽约厘米,高约厘米,厚约40厘米,均为青石质地。六骏都是采用高浮雕手法,线条流畅简洁,刻工精湛,每匹战马的栩栩如生,不仅生动传神,还表现出战马的体态、性格和战阵中身冒箭矢、驰骋疆场的情景。

非常遗憾的是,这六位“战友”被迫分离。年,法国人戈兰兹将“飒露紫”“拳毛騧”剥离开来准备偷运。不料被当地农民发现,拦住。然而这“二骏”又落入当地军阀之手,后来又运到北京被当时中国国内的古董商卢芹斋以12.5万美元盗卖到国外,现藏于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而剩下的四骏在年也遭遇“噩运”,它们也被人盗走,为方便运输,偷盗者将四骏碎成数块,但运输过程中被陕西当地民众发现并拦截,后被运往陕西图书馆保存。年,陕西省博物馆(今西安碑林博物馆)成立时,接收了这四件石刻,并对它们进行拼合修复。年4月,石刻工艺师谢大德又依照照片和拓片复制出了“飒露紫”和“拳毛騧”,连同现有的四骏陈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石刻艺术室”。

石台孝经

集三帝于一身:石台孝经

“孝者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故亲自训注,垂范将来。今石台毕功,众卿之善职,览所进本,深加用心”这段话是唐玄宗李隆基为石台孝经题写的,意思是: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也是教育的源泉,所以我亲自书并作注,希望后人能发扬光大……

石台孝经被称为西安碑林的迎宾第一碑,碑首、碑身、碑座由35块巨石组成。碑首雕有三重卷云华盖,碑座三层石阶周围均有精美的线刻图案,寓意此碑顶天立地,孝是天地间最可贵的道德品质。被称为“第一碑”不仅是因其造型气派,还因此碑“集三帝于一身”----碑文,体现文帝孔子思想的儒家经典《孝经》;唐玄宗以隶书抄写;由唐肃宗李亨题写碑额。

《孝经》记述孔子与其弟子曾参关于“孝、悌”的对话,古人十分尊崇孝悌思想,并且把孝敬父母和忠于君王联系起来,提倡“事君如事父”维护以宗法血缘关系维护封建统治,因而得到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殊重视。天宝三年(公元年),李隆基诏令天下家藏《孝经》,让子弟精读勤学,并于第二年亲自书写《孝经》,刻碑以示天下。碑文的主要内容为隶书体,字体雍容爽朗,端庄大方,颇有盛唐书法气概,后被人称为“唐隶的典范”。

石台孝经与开成石经一样,都是北宋时期与最早移入碑林(当时为孔庙)的藏品,可以说它们奠定了西安碑林三千余方石碑的基础。

颜氏家庙碑

浩然正气铮铮风骨:颜氏家庙碑

对书法感兴趣的人,一定不会对颜真卿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少有的“零差评”书法家之一,被誉为“楷书第一人”,与另一位名家柳公权并称为“颜筋柳骨”。

颜氏家庙碑是颜真卿七十二岁时为其父颜惟贞所书写的,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碑铭》,四面碑文皆为楷书,由颜真卿撰文并书,碑额为唐代篆书名家李阳冰所书,世称“双璧”。碑文记述了颜氏家族及其仕宦经历、后裔仕途、治学经世的情况。其中有一句“孔门达者七十二人,颜氏有八”,孔子门下七十二贤士,颜氏家族中就有八人,可谓名门望族。

七十二岁正是颜真卿踌躇满志之时,书法风格与早期相比有明显不同,褪去了年轻时的严禁俊秀,风棱秀出、精彩纷呈、笔力雄健、结体庄密。在书写之时加强了腕力,形成“力透纸背”的效果,构架上横轻竖重,颇具立体感。颜体楷书,横画端平,左右竖笔略呈向外的弧形,使整个结构圆紧浑厚,富有庄重感和强大的内在力量,这一切都是突破旧格局的创新。

除了高超的书法造诣外,最令人钦佩的就是他的浩然正气和铮铮风骨。“道德君子”“忠臣烈士”,历代对颜真卿的评价总是不惜笔墨,给予极高的赞誉。一生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天子,为官开始他就恪尽职守,刚正不阿,从不阿谀奉上,并且敢于直言。安史之乱时,他率领义军对抗叛军,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代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嫉妒颜真卿的贤名,唆使皇帝派其前往劝谕,被李希烈扣留。威逼利诱下,始终忠贞不屈,最后被李希烈缢杀。他的死讯传回后,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半年后,叛乱平定,颜真卿的灵柩才得以护送回京,德宗皇帝痛诏废朝五日,举国悼念。并亲颁诏文追念他“才优匡国,忠至灭身,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拘胁累岁,死而不挠,稽其盛节,实谓犹生”。

《颜氏家庙碑》是“颜体”的典型之作,也是颜真卿传世碑刻中最后的巨作,让人们更好地体会盛唐楷书风貌,感受这位“大唐书魂”的凌然气概。

本周日就让我们跟随国宝守护人一起走进西安碑林,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感受中华文脉的传承。(王瑛)

编辑:武巧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1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