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古代绝大部分时候,女性的地位都比男性要低得多,更是将女性视为男性的附属品,说什么“三从四德,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啦,并限制女子读书,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当然是错误的,是封建糟粕,但即便是这般,历史上还是涌现出许多才女来,例如下面将要介绍的这位女书法家蔡玉卿,蔡女士。
蔡玉卿《孝经》片段蔡女士名唤玉卿,生于公元一千六百一十二年,卒于公元一千六百九十四年,享年八十二岁,籍贯为福建漳州,她的丈夫便是大名鼎鼎的抗清英雄黄道周,由于黄道周是抗清失败后,壮烈殉国的,而蔡女士虽然一生多数生活在清朝时期,但将她认定是清朝人,怕她的丈夫不会同意,也未必就是她本人的意愿,故此称她为南明人。
蔡玉卿出身于一个书香家庭,由于她的家庭非常开明,对女性十分尊重,所以蔡玉卿可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其父由于与世俗不和,所以做了个隐士,从此无俗事烦身,如仙人居仙境,乐得于青绿山水之间,不管门外是与非。
蔡玉卿有如此好的家学,自然是痴迷于诗书字画之中了,及笄之年嫁给了大她二十七岁的黄道周做继室,她在黄家礼敬家长,使家庭和睦,邻里和谐,除此之外,还每日刻苦临习不歇,再加上她颇有天分,所以其书法皆有可观之处,只是由于封建社会,女子不便抛头露面,作品也不便署一女子之名抛头露面,所以常常假托黄道周之名在世间流行,免得世间的男子常发“诚不若彼裙钗”之感。
黄道周被削籍为民后,退居乡里,她总时时伴随左右,不因生活上的打击而意志消沉,每日仍旧读书习字。黄道周开学讲课,时常有学生来听课,她总是热心为他们煮饭做菜,虽然因为黄道周没了官做,生活条件一落千丈,但从不让黄道周操心这等事,使其可以专心讲学,有妻如此,夫复何求!端的是个贤内助。
黄道周抗清失败被俘后,降臣洪承畴前来劝降,许以高官厚禄,可他不为所动。他的夫人蔡玉卿知道他的气节,于是写家书一封,要他不要担心身后之事,所以黄道周可以慷慨赴死从容就义,真是知夫莫若妻也!后蔡玉卿收其夫之遗骨,葬于祖墓,携一干儿女子孙归隐山林。
蔡玉卿的字结构秀美,气韵媚秀,纤柔迤逦,有小楷作品《孝经》存世。《孝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其中有名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等,在欣赏书法的同时,还可以揣摩其中的奥义,也不失为一种风雅的乐趣。
蔡玉卿《孝经》片段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