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麟米芾李唐两宋时期书画星河

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m.39.net/pf/bdfyy/dbfzl/

书画星河

中国书画点将录

谢先莹著

“白描大师”、“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之一——李公麟(-),字伯时,安徽舒城人,登进士第,自称“龙眠居士”,北宋著名画家。美术修养极深,具有高超的提炼形象能力和表现技巧,创造了富于概括力、真实而鲜明的艺术形象。在绘画题材上,呈现多样性,擅长鞍马、佛像、人物和山水、花鸟等,既有真实感,又有文人情趣。所绘画的作品都不着颜色,专用白描,即仅以单纯洗练、朴素自然的线条来表现物象的形貌情态,使以往仅作为粉本(草稿)的白描,形成为独立的、具有高度概括性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成为可与重彩和水墨淋漓的画法相抗衡的传统绘画样式之一。他为丰富中国画的表现技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被称作“白描大师”,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之一。在临摹古人名迹中,掌握了绘画技法,超越古人的艺术手法。绘画作品尤以马和人物著名,人物线条健拔却有精细浓淡,构图坚实稳秀而又灵动自然,画面简洁精练,但富有变化,能从外貌上区别出“廊庙馆阁、山林草野、闾阎臧获、台舆皂隶”等社会各阶层的特点,并能分辨出地域和种族的具体特点及动作表情的各种具体神态。在艺术创造上,以生活现实为基础,敢于突破前人的固定模式,如画长带观音,飘带长过一身有半;还如“地石上卧观音”,这些都是他创造的新式样。对题材的理解上,他所画的“观自在观音”,不是按照一般流行的坐相,认为“自在在心,不在相”,不必限制于某一固定的坐相,而是另创一种认为能表现出心情自在的坐相。在画陶潜的“归去来辞”一诗中,把表现的重点放在正在思维的神态上,不是一般化的描写田园松菊等自然风物,注重描绘“临清流处”发人深思的流水。主要作品有《孝经图》、《离骚九歌图》、《君臣故实图》、《华严变相图》、《三清图》、《郭子仪单骑降虏图》、《维摩演教图》、《蕃王礼佛图》等。作品或古摹本现存已很少,《莲社图》(藏于南京博物馆)、《西园雅集图》(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五马图》(日本私人藏,珂罗版藏于故宫博物院)、《五百罗汉图》(现藏于日本仁和寺)、《百马图》、《临韦偃牧放图》(藏故宫博物院)、《维摩诘图》(藏故宫博物院)、《免胄图》、《郭子仪单骑降虏图》、《龙眠山庄图》、《孝经图》等标志着“白描大师”李公麟在中国绘画艺术中的巨大成就。

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之一、“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画家——米芾(-),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曾被誉为“古代十大书法家”之一和“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之一。祖籍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住润州(今江苏镇江)。曾任校书郎、书画学博士、礼部员外郎(为唐宋时在礼部管文翰的官,又称作“南宫舍人”),后世也称他为“米南宫”。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人称“米颠”。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俊迈豪放,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初师法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后转师王羲之、王献之,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在书法方面,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虽同为“尚意”,但更多属于传统“尚法”派,属守晋法,自题斋号“宝晋斋”,崇尚“二王”,深得“二王”父子笔意,尤其擅长临摹,人称其字为“集古字”。他提倡在“二王”基础上,追求“平淡天真”意趣。宋四家中以米芾行书成就为最高。米芾在广摹前人的基础上,善于化古为新,集众家之长,成自家面目。用笔,中侧锋相互配合,有“八面出锋”之誉,自称“刷字”。结体错落有致,章法疏密相间,受到同时代人及后代人的极高评价。苏轼说它“超逸入神”,“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黄庭坚评其书:“元章书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所当穿彻,书家笔势,亦穷于此”。宋孙觌说:“南宫……每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而绝出笔墨蹊径之外,真一代之奇迹也”。米芾书论颇多,著有《书史》、《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评字帖》等,显示了他卓越的胆识和精到的鉴赏力,对前人多有讥贬,然决不沿用古人的说法,为历代书家所推崇。米芾擅水墨山水,人称“米氏云山”,但米芾画迹不存于世。目前能见到的《珊瑚笔架图》、《春山瑞松图》不能确证为米芾所作,有可能为宋人仿作,也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米画”。米芾以画代笔,颇有意趣。传世书迹很多,行书以《蜀素帖》(摹本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天下十大行书之一,列第八位)、《苕溪诗帖》(摹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流传最广,还有《多景楼诗》(现藏上海博物馆)、《虹县诗》(现藏日本东京国立艺术馆)、《向太后挽辞》、《拜中岳命帖》、《珊瑚帖》(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研山铭》(其真伪学术界有异议)等;草书有《论书帖》、《元日帖》等。宋代米芾《研山铭》手卷于年金秋由中贸圣佳艺术品拍卖公司以定向指定拍卖的形式以万元高价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后归故宫博物院收藏。

北宋末、南宋初杰出画家、“南宋四家”之一——李唐(-),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州市)人,北宋末、南宋初画家,画史上与马远、夏圭、刘松年并称为“南宋四家”。人物、花鸟、山水,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初以卖画为生,徽宗赵佶朝,补入画院。高宗南渡后,李唐亦流亡至临安,以成忠郎衔任画院待诏,时年近八十。擅画山水,变荆浩、范宽之法,他的画线条刚硬繁密,法度严谨,用峭劲的笔墨,也画山川雄峻的气势。画水打破鱼鳞纹程式,得盘涡动荡之状。晚年去繁就简,创“大斧劈”皴,所画石质坚硬,立体感强。他画的山水画对南宋画院有极大的影响,是南宋山水新画风的标志。兼工人物,初似李公麟,后衣褶变为方折劲硬,并以画牛著称。李唐的画风为刘松年、马远、夏圭、萧照等所推崇,在南宋一代流传很广,对后世影响很大。“南宋四大家”中的其他三人皆是他的传人。连最痛恨南宋画法的赵孟也对李唐十分钦佩。李唐画派的影响,在南宋就因僧人的往来传到了日本。日本著名画家雪舟无论构图、用笔、用墨,都绝似李唐、马远、夏圭的画风。存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轴、《乳牛图》轴、《村医图》卷、《江山小景图》卷等,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濠梁秋水图》卷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晋文公复国图》藏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山水》双幅藏日本京都高桐院;《长夏江寺图》卷、《采薇图》卷藏故宫博物院。其中,《村医图》的艺术表现手法比较纤巧清秀,人物描绘用笔细劲精致,毛发晕染一丝苟,造型特征准确,各有特点,显示出作者有着对生活深入地观察和丰富的体验。作品通过对灸艾治疗这一紧张情节的朴实无华的具体描绘,反映了当时农民的困苦生活,有小中见大的寓意。表现了作者对当时下层劳动人民是的同情。《菜薇图》记述商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避于首阳山采薇(俗名野豌豆),最后饿死的故事。画面采取截取式构图,图绘半山之腰,苍藤、古松之阴,伯夷与叔齐采摘薇蕨,其间正在休息对话的情景。画中两位主人公画像笔墨劲秀,衣纹简劲爽利,神态生动,殷殷凄凄,若声出绢素;树石笔墨粗简,墨色湿润。画中石壁上有“河阳李唐画伯夷、叔齐”题款两行;画后有元人宋杞,明人翁允文、项元汴,清人永瑆、翁方纲、吴荣乐等题记。

编著者简介

谢先莹,字仲璜,号不敏,又号云宬,男,年3月出生,河南省内乡县人,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当代著名鉴藏理论家、书画家。主要著作有《浅谈中国书画鉴藏》《中国书画鉴赏与收藏》《中国书画鉴藏必备》《中国书画鉴藏与市场》《读懂大师——中国历代书画家的传奇故事》《书画星河——中国书画点将录》等。

更多著作的系列章节请百度搜索:“读懂大师谢先莹”“中国书画鉴赏与收藏先莹”“谢先莹编著”“谢先莹著”“谢先莹鉴赏”“谢先莹收藏”等关键词查找;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