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教育“智慧父母”学习笔记:师道与孝道
一、何为师“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学记》
大白话大概是说:一个人越学习越会觉得自己不懂的很多,只有在教别人时才容易知道自己的不通透。知道自己的不足才会更加精进学习提升。所以说教学和自我提升是相互促进的。我们作为父母,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只有保持学习,才能指导孩子。
二、打倒我们的不是难事,而是我们的畏难情绪。贪图方便简单是人的天性。只有做突破我们认知和能力范围的事,我们才能真正成长。难事面前,迎难而上!
三、何以成器“人不磨不成器”。磨炼心性的制胜法宝:细节!细节!还是细节!不合理的要求才是磨炼,合理的要求顶多是训练。人要有所成就的特质之一:胆大心细。唯扣细节方能锤炼出细心的特质。
四、过程随便结果必然随便在育儿路上,大忌“随缘”、“随意”、“过得去”、“差不多”,它们是导致孩子做事态度松懈不严谨的祸根!
五、尊师重道①学生该做的:老实=听话照做。不问为什么,先做,在做的过程中去悟为什么。
②学生不该做的:听话=只听不做。
六、何为孝道讲孝道前先读《孝经》。
七、关于变通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
大概是说,先老老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然后在规定的规矩里做变通而不逾越规矩。
读经典《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