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被称为圣教,也是诸子百家最大的教派,儒家经典《论语》等被后世人奉为治学经典,更与科举结合,而汉代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法,儒家也涌现出五位被后世人尊为“子”的圣人,那么这五位圣人都是谁呢?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的鲁国人,被后世称为“至圣”。孔子周游列国,著有史书《春秋》,孔子去世之后,其弟子以及再传弟子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整理记录下来成为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现今国外开设了许多孔子学院,更将孔子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颜渊,即颜回,被尊称为“颜子”,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历代帝王封赠有加。颜回是最得意的弟子,以德行著称。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而颜回正是这七十二贤之首,被后世人称为“复圣”。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晚期的弟子之一,儒家的重要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尊称为“曾子”,曾子主张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著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子思,孔子的嫡孙,尊称为“子思子”,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被后人尊奉为“述圣”。孟子,姬姓,孟氏,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孟子及弟子将孟子的言行汇集整理成《孟子》,亦成为儒家经典,其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被编入语文课本。孟子尊称为“亚圣”。儒家五圣,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中国文化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