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谁都希望自己是个有福的人,能够心想事成。福气从来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靠自己积攒的。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个人的命运和福气,全都掌控在自己手里。这四种人,往往是有福之人,有你吗?1身体健康的人。有人说,健康等于1,只有拥有健康,人才可以去努力工作,去创造财富,去享受生活,而这些都是1后面的那些0。只要有1在,后面就有加上无限个零的可能,就像财富在不断增值一样。而如果这个1没有了,所有的一切就都归零了,什么都没有了。你想做什么,你没有健康,只能是空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了健康的身体,生命就没有了质量,幸福就会离你远去。健康是生命的保障,一个人倘若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即使拥有再多财富也无法享用。健康的身体没有了,一切就都没有了。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不要晒你的钱,医院,钱不值钱;不要晒你的工作,倒下了,无数人会比你做得更出色;不要晒你的房,你走了,那就是为别人做嫁衣裳;你唯一可以炫耀的,只有你的健康!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就像柯尔顿所说:“最穷苦的人也不会为了金钱而放弃健康,但是最富有的人为了健康甘心情愿放弃所有的金钱。”有人认为,年轻就是任性的资本。年轻从来不是资本,只有健康才是。在病痛和死亡面前,生命不堪一击,年轻又有什么用呢?有多少人熬坏了身体,才知道生死之外都是小事,健健康康活着比什么都重要。生命只有一次,只要我们还健康的活着,才可以去享受一切,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哪怕我们一无所有,有健康的身体,我们的生活就有了保障,就什么都不怕,至少可以让一切从头再来!所以,丢了什么也别丢了健康!有位刚重病痊愈的朋友发出感慨:“无论多忙多累,一定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没什么比健康更重要了!”海归女博士于娟在《癌症日记》里写道:“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的人,才能享受世间的一切。一个人什么也没有,只要还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能够挣来,一个人有健康的身体,才是有福的人。从现在做起,注重自己的身体,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当一个人开始重视健康,福气就会靠近他。2孝敬父母的人。百善孝为先。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会引来福气,成为有福之人。孝敬父母,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你父母,而是你自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父母是我们的第一大福田,行孝道就是种福田,父母就像一块肥沃土壤的田地,你在这块田地上洒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收获什么果实。所以,对父母好,其实就是对自己好。父母是我们最大的福田,不种世福种,岂得福之人!“孝”是百善之首,当我们力行孝道的时候,我们的福份就会很好地成长。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帝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舜,他小的时候,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没有什么文化,但是舜对父母至孝。孝敬生福,孝敬生智慧。因为舜王他这一份孝敬之心,大幅度的提升他福分、智慧,大幅度地提升他的心灵的境界,他从一个普通的农民通过孝道就走到了帝王的位置上,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把帝位让给他。为什么孝敬父母会有这么大的福德?因为《孝经》开宗明义就讲: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是德的根本,所以大孝之人必是大德之人。一个有大德行的人会有什么福报呢?《中庸》告诉我们: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一个有大德行的人,必然能得到与德行相应的社会地位、丰厚的俸禄,美好的名誉,以及最宝贵的长寿,全部都能得到。《孝经》说: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好福气,永远是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的。3谦虚的人。古语有云:“满招损,谦受益”。正所谓谦虚纳百福,谦虚的人,总是更能吸引福气。相传“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曾在散步的时候,遇到一个身穿布衣,其貌不扬的老人。老人故意把自己的鞋掉到桥下,对张良说:“小伙子,帮我把鞋捡起来。”张良很不解,但是对方是个行动不便的老人家,毫不犹豫的就去帮忙。没想到老者刚拿到鞋,顺手又把鞋扔了下去,一连三次,烦不胜烦。张良没有生气,也没有不耐烦,他恭敬地帮老者穿鞋,毫无怨言。老者笑着点点头说,“孺子可教,五天后,天亮之时,你到这儿来等我。”五天后的天亮之时,张良来到了约定地点,发现老者早就在此等候,老者生气地斥责:“与人相约,怎么能迟到呢,五天之后你再来,必须早点到!”这一次,张良天还没亮就起来,但是依旧迟到了。第三次,张良干脆半夜就出发,正好碰上了老者,老者对张良的谦逊很是欣赏,便送给张良一本兵书《太公兵法》。正是这本书让张良顿悟了谋略的奥秘,日后辅佐刘邦,开创了汉室江山。谦虚的人容易取得进步,突破自我。谦虚的人,就算是才华横溢也不会自负炫耀,反而更加低调,默默地积累着自己的能力。被誉为清代"中兴名臣"的曾国藩,其人生哲学就是"尚拙"。他曾说:“天下之至拙,能胜任天下之至巧,拙者自知不如他人,自便会更虚心。”这就是谦虚使人进步的道理。唐代才华横溢的诗人白居易也是一位十分谦虚的人。他几乎每写完一首诗都要虚心地向老婆婆们讨教意见,并且不断改进作品。正因为这样的谦虚好学,不仅让他的诗作通俗易懂、意义深远,还留下了“童子解吟长恨面,胡儿能唱琵琶篇”的美名。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也曾向郯国国君请教过官职的名称,向苌弘请教过音乐,向老子请教过礼学。他博采众长,使自己学问更加渊博,思想更加深邃,终成一代宗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正是他谦虚好学的写照。明朝宋濂在《潜溪遂言》里写到:“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总有弱于他人的地方。承认自己的不足与缺陷,虚心向“长”者学习,博采众长、取长补短,方能有所成就。谦虚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4乐观向上的人。有一句话说:心态决定一切,你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生活,生活就会还给你什么样的结果。之前照顾住院的家人时,遇见了两位身患相同疾病的患者。其中一位乐观向上,每天早上都去锻炼身体,积极配合治疗,闲聊时还经常跟大家分享她看到的趣事。医院的第一天,就郁郁寡欢,不愿与人交流,整日躺在床上唉声叹气,抱怨事事不顺,甚至拒绝接受部分治疗,认为是浪费钱。最初医生建议两人都是保守治疗,观察效果。后来,乐观的患者病情逐渐好转,而那个消极应对的患者却病情加重,必须手术治疗。或许正应了那句老话:命由己造,福自己求。你什么性格,就什么命。不要把抱怨的话挂在嘴边,好语气才能有好心情。很多事情,换个心态就会有不同的心情,你改变不了天气,那就改变心情,生活也是一样,很多事情不是一己之力就能扭转的,而你可以改变的是对待事情的心态。心态好,一切才会好。只有心态乐观的人,才不会因挫折消极颓废。人生如戏,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事情,乐观的人把每件事情都处理得很好,于是生活每天都有阳光照进来。当生活中某种压力过大时,就适当地排解一下,调节一下心情,压力释放了,情绪自然也乐观向上了。面对事物,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