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专家治疗白癜风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大明孤臣黄道周”这是他就义前藏于衣服中的七个大字,也是他用生命证明了自己对国家忠诚的壮举。我想“民族英雄”文天祥永远也不会想到在长达年后的一天,一个已达“花甲”之年的老者会效仿他,用鲜血染红刽子手的长刀,以一腔热血,诠释了对君王、对国家的效忠。▲黄道周像(源于网络)在晚明历史中有个绕不开的人物,他正直、善良、忠贞,是一个充满了壮志情怀的悲情人物,他以伟大和崇高为底色写就一生,如同一颗耀眼的星星,闪烁在晚明历史的天空中。国家绕不过他,文学艺术更绕不过他。他就是晚明第一硬汉黄道周。清代著名学者蔡世远这样概括他的一生:“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渊博的学问可比邵雍,忠贞为国直言敢谏可比李纲,慷慨赴难从容就义可比文天祥。”众所周知,乾隆帝自号“十全老人”,眼界高,平日喜爱鉴赏古玩字画,品评历史人物,更常嘴下不留情!但黄道周是他为数不多所敬佩之人,他曾给予黄道周最高的评价“一代完人。”可见黄道周的确是一个时代中不可轻视的伟人。▲黄道周_松石孤鹊图明朝万历十三年(年),黄道周出生在一户贫苦人家,其自幼聪慧,5岁就进了当地著名的铜山崇文书院,11岁便写得一手好文章,14岁更是有“闽海才子”之称。奈何明朝多神童,黄道周仕途并不顺利,他三十八岁才考中进士。但他从未有过气馁,潜心学习,充实自己,以致日后成就斐然。天启二年(年),黄道周正式出仕。在任期间,他经常不畏生死,直言进谏,控诉崇祯皇帝被奸臣所惑,以至于遭到崇祯皇帝的厌烦,在小人的陷害下,他的职位一降再降,最后降到九品芝麻小官,可他却丝毫不在意。令他心灰意冷地是他在尔虞我诈的官场,看尽了世态炎凉,那些隐藏在官场的层层迷雾,掩埋了他的一腔热血,悲愤之余,剩下的仅仅就是无奈。▲黄道周_小楷孝经片段于是他躲了,以生病为由辞官,回到老家福建,在祖先的墓地旁边搭了个小茅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躲在里面专心著述。但是没多久大明江山就受到了威胁,摇摇欲坠。此时不听劝告的崇祯帝,胆小如鼠的上了吊。而那些年辱骂过黄道周的小人奸臣,许多都慌不迭的跑去投降清朝,各种丑态百出!而黄道周作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之人,却做出了这辈子最为壮义的举动,他重新出仕,变卖了全部家产,组织了一起不足万人的“扁担军”,十多马匹,粮草若干,明知有去无回,但他们还是出发了,并且兵分三路,向清军发起进攻。正如他的夫人所言:“道周死得其所了”▲黄道周_山居图片段由于力量悬殊,不到半年,他便在江西兵败被俘。而打败他的并不是满清军队,而是他曾经的同僚洪承畴,他们设计陷阱套路了黄道周。随后在洪承畴负责劝降的时候,黄道周却宁死不从,以一幅对联“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羞煞卖国贼洪承畴。在处决令下来的时候,随从请黄道周给家眷留几句遗言,黄道周咬破手指,以鲜血写下了最后一幅大字:“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之后便从容就义,死后,人们从他的衣服里发现"大明孤臣黄道周"七个大字。其实黄道周不但是个勇赴死地的民族英雄,更是一位艺术全才,他博学多才,被称为“通儒”,他通天文、理数诸书,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尤其是其书法妙绝今古,流传至今。今天我们便赏一赏黄道周的《自书诗卷》,看看这位硬汉的书法,体会他的铁骨柔情。《自书诗卷》未署年,仅署三月廿七日,绢本长卷,墨书,30x厘米,现藏于韩天衡美术馆。此卷法书圆融精严中毕显冷峭方刚之气,高华奇古而尽见濯古来新之格,全篇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是黄氏书作中的佳构。黄道周书法,以魏晋为宗,峭历劲遒,行、草、真、求自成一家,行笔严峻方折,不偕流俗,一如其人。宋牵《漫堂书画跋》称“石斋先生楷法尤精,所谓意气密丽,如飞鸿舞鹤,令人叫绝”。秦祖永谓“行草笔意,离夺超妙,深得二王神髓”。黄道周在晚明书坛甚至在中国书法史上都占有一定的位置。沙孟海先生曾评:“明季书家,可夺王铎之席的,只有黄道周。”只可惜这样一个艺术全才生在了一个君主无能,政治昏暗,民不聊生的动荡年代,而他自己最后也证实了“何人如武穆,唯我效文山”这句话,他以天下为己任,忠于国家。可惜毕竟一人之力有限,他最终也没有看到自己心目中的繁华盛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