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敬老为先尊敬长辈、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中华古国,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繁衍生息的国度,“老子”开垦与渔猎,除了要让自己吃饱穿暖之外,还要养活众多的“儿子”,当“老子”老去,甚至死去,他的儿子就应该当仁不让地承接其事业,养活更多儿子的儿子因此,“孝”,还有承接和繁衍的意思。“子承父业”的出处,就在于此。“孝”还有“奉”的意思,即奉献、侍奉和给予。“老子”开创的事业、打下的基础,无任何保留地传承给儿子,当“老子”老去的时候,儿子的奉养就极为应该。说到“孝”,就不得不说另一个字,一个与“孝”有着密切关联的字,这个字是:“教”。不用多说,只需看看眼前这天下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就明白这个“教”字的重要性。在汉字中,“教”,由一个“孝”和一个反文旁组成,这个“反文”旁在甲骨文中是“支”,就是那个你应该敬孝的人,拿着小棍一样的东西不停地敲打并严格地训导你,学会遵从孝道。02“老”字甲骨文金文和小篆《说文解字》:“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甲骨文的老字像一个弯腰驼背、老态龙钟的老人,手拄拐杖样子。可见中华文字,寓意深刻!我们常常说,不当爹不知育儿苦。仅仅一个“教”字,就让天下父母费尽心血伤透脑筋,所谓呕心沥血含辛茹苦,不为过吧?我们伟大的圣人仲尼先生教导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道,就是人们道德的最高本性,人类教化的初始出发点。而且,先生还教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王要有君王的表率,父亲要有父亲的榜样。君王,如果是坏的表率,就会使整个国家根基不稳;父亲,如果是坏的榜样,就很可能带坏儿子。养不教,父之过也。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自己的心灵深处,真诚地祈祷,但愿自己不是儿子心中的那个坏榜样。为此,我们应该也付出了极为艰辛的努力。天下的父母,谁又没有付出努力?03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告诉我这句话,当时很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身体,不留神受到伤害,就是对父母不孝?自己会疼痛,难道别人也会受到伤害?待自己做了父亲,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都说,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别以为这话夸张,为人父母后,就会明白这话的含义。当那个小不点儿,抱在怀里的时候,软不拉叽,不敢用劲,也不敢松手;当那个小不点儿,哇哇啼哭的时候,不敢呵斥也不敢怠慢;奶水不够,你会脑汁绞尽;又吐又拉,你会脚乱手忙……渐渐地你就会明白,此话一点不错。然后,这一生,就和这“冤家”耗上了。当那个小不点儿呱呱坠地的时候,烦心焦虑随着初为父母的喜悦接踵而来。只需打开任何一个有关新生婴孩的网站,就可以知道,初为父母有多少事情要事先准备,而且,还得随时维护。那伶俐乖巧、逗人喜爱的小不点儿,也许就在某一个寂静的深夜,突然没有任何预兆地啼哭不止,声音不会太大,肯定不会声震屋瓦,却声嘶力竭,悲戚而惨烈,揪人心扉。麻烦就麻烦在婴孩儿不会讲话,他(她)永远也不会告诉着急而心焦的父母,为什么会从啼哭不止到嘶哑惨烈。对父母而言,也许明天就有重要的会议要参加,也许明天就有重要的客户要拜访,也许明天就有关系到公司市场运作的重要活动要组织,也许明天就有掌握自己升迁命运领导需要陪同,……一切的一切,此时此刻,都会被抛之脑后,穿衣服找鞋子,抱着心肝宝贝儿,隐入夜色,医院。几乎所有三岁以下孩子的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医院,楼上楼下疯跑,检查、缴费、验血……输液,那一针针扎下去,虽然是扎在孩子身上,却是真正的疼在父母心上。如果运气不好,遇上一个技艺不精的儿科小护士,好不容易在那心肝宝贝左摇右晃比拳头大不了多少的脑瓜顶儿,找到一条细若丝线的血管,一针下去,血没有出来,脑门却骤然鼓出一个血包,父母那心,疼痛不已。取出针来,再到小脑瓜顶儿的另一边……你看看,这个时候,有多少父母比那浑身发颤的小护士还要着急?孩子还在卿卿悲泣,眼泪犹如断线的水珠儿,在小脸儿上挂着,头颅上却鼓出血色大包……此时的父母,不说是撕心裂肺,至少也心急如焚。就医院扎吊针的护士来说,唯有儿科护士的扎针技艺最为高强。究其原因,是因为那些“义愤填膺”的患儿父母。恐怕他们就是这扎针技艺最为高超的直接动因——被逼的。事后想想,儿科小护士也是父母的女儿,人家的父母,也自会心疼。但当时,那心中的“激愤”,就是强压不住……归根结底,这其实就是爱心在起作用。04父子情深小时候的我们都是在父母的疼爱下长大的。曾经,有人告诉我,孩子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可以培养孩子的坚强性格。在没有当父亲之前,我一直将此言当做人生真谛,而且还暗下决心,等我有孩子后,一定照此培养。当了父亲后,才发现说这话的人,根本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痛。从没有见到过,有哪个兴趣盎然蹒跚学步的牙牙小儿,忽然地一个飞扑,娇嫩的脸颊即与水泥地亲密摩擦的时候,当父亲的竟然可以镇静自若地迈着方步,款款踱至正被水泥地狠狠亲吻而哇哇痛哭的小儿身旁,一字一句语重心长地说:“孩儿坚强,自己爬起来。”最常见的是,小儿跌倒,父母们心急火燎地奔至小儿身旁,一把将心肝搂进怀里,左端详右细瞧,摔坏没有?如果只是小小摩擦,才会放下心来,涎脸哄儿:“宝贝乖乖,勇敢勇敢,宝贝不哭,坚强坚强……”如果真有什么流血伤害,医院的速度,一定不比刘翔慢。小小孩儿任何细微的举动,都紧密地牵扯着父母的心。说这一切的用意,是在告诉读者,两千多年前,我们伟大的仲尼先生为什么会对曾参,以及我们这些占世界人口六分之一的炎黄子孙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身体的毁伤,真正痛至肺腑的,正是从我们呱呱坠地即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