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贺父母大學包本孝經第60位成功者

父母大学推广全球人诵读包本《孝经》,过智慧幸福人生!

恭贺父母大學包本《孝經》第59位成功者--王一诺!

王艳萍,33歲,来自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

成為父母大學包本《孝經》第60名成功者!!!

感恩列祖列宗德光照耀,

感恩父母大学智慧引领,利國利民,造福子孙。

包本时间:年4月22日

请欣赏获得者奖杯封面

父母大學包本《孝經》第60成功者王艳萍。来自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年2月份参加父母大学公益课程关于经典教育研习,在课程结束的最后环节,也就是2月19日我向宇宙下订单,要在我生日那天3月12日前背诵《孝经》,虽然下了订单每天还是懒悠悠的,读一天没一天的,到了3月12日自然没有背诵,内心的理由是事太多,时间紧,算了,没背诵无所谓,(其实抽时间有一大把,就是看自己想不想),之后的时间还是有一搭无一搭的读,偶尔三遍,5遍,10遍,最长的一次是14遍,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悠哉悠哉没有紧逼自己,就这样拖了两个月的时间,关于背诵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自从刘老师找我谈话之后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孝经》背诵下来,从那后也不过就是每天读个三遍五遍十遍这样,只是每天会想着要读,当我读到遍时,我试着去背,但总卡壳,感觉背下来有点辛苦,有点放弃的心情,当我把这种情况跟老师交流之后,老师说因为我读的遍数还不够,还得读50遍左右,甚至更多,在我们这个年龄背诵文章最少的-遍,从而我继续的累积遍数,当我达到多遍时,确实是感觉一种背书的美妙,这个文字不知不觉的会从自己的嘴巴里面吐出来,突然感觉到背书真的很简单,只要我们的数量够了,一定水到渠成,不要想着去背,什么也别想,先读够量,一定是顺其自然的事情,而不像我们小时候背诵课文,像挤牙膏似的,一个字两个字的积非常的头疼,背完之后恨不得马上就把书丢掉的感觉,痛苦,现在我终于知道背诵文章的法则,既然的这么的轻松,大家也要遵循这个法则,就是把背诵的内容读上遍遍一定背下来,我把这个方法分享给所有的正在学习的同学们,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弟子规讲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什么叫教育?“上所施,下所效”叫教;“养子使做善也”叫育。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教对的东西,“使做善也”。当孩子有颗善良的心,他就有善良的行为。如何教他这些善的行为?就是先要自己做到。

“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德要道。以人为本,首要的任务是把人教育好。

德以孝为本,说的是孝顺父母,尊重师长是德行的根本。《孝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是说孝是德行的根本,不孝是没有德;其二德行的教育要从行孝开始,“孝门开,百门开”。

百善孝为先,孝为百善之首,德以孝为本。中国扎德行的根在什么时候?从小!“苟不教,性乃迁”,长大了,再要把他拉回来就很困难,所以从小教。教育要“慎于始”。教儿教女先教己,要把儿女教好,首先要提升自己,自己先学,这样才能身教。

先生是一个行者,他把家庭的伦理道德用他的实际行动,做给我们每一个人看。先生从小给人牧牛,他自己说是从忠孝二字进门,行了人道。忠是对社会、国家、领导而言,孝是家庭的孝道。他一生当中对于东家是很忠诚的,所以他说要做活。做活是什么意思呢?要把活做活了,既能让东家活,也给自己活。所以他说,古人说的做活是这个意思。

那么他又讲尽孝,先生的孝道做得实在太了不起了,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他的爷爷十二个孙子,没有人敢养,他把爷爷接到了家里,然后还养自己的父亲,当时他父亲告诉他:“你本来生活已经很困难了,你再把爷爷接回来,怎么办?”王凤仪先生说:“您放心,我一定能把两位老人养好!”

生活如此的困难,他不但把爷爷背回来养,而且还要替爷爷还欠的债,所以他说真的出现了舜帝时候的象耕鸟耘,那年闹蝗虫,蝗虫到别人家的地里吃的是粮,到他地里吃的是草,所以他当年得丰收,替爷爷还上了欠债。古人说大孝孝于天下,你会受到天的护佑。我不知道大家看过舜帝那个书没有,大舜是因为大孝,他的后母和他的后弟弟,后来包括他自己的亲生父亲,都非常怨恨他,讨厌他,几次害他死,他都没死了,最后他的后母把他轰出去,让他到荒地里自己养活自己。他不怨恨父母,在荒地里开荒,真的是大象替他耕地,小鸟替他下种,地鼠替他把所有的土都给埋好,种的所有庄稼都丰收,然后他仍然给要害死他的父亲、弟弟和母亲送去。所以舜帝从小就笃尽忠孝,最后让尧帝发现,把尧帝的帝位给了舜帝。所以古人早就告诉我们,大孝小孝的关系,大孝孝于天下,小孝孝于庭闱。

因为有了舜的大孝,最后他才能做帝,所以王凤仪先生他明白了这一点,他去孝自己的父亲,还孝自己的爷爷,最后他说真的出现了象耕鸟耘的奇迹,因为孝能感动天。王凤仪先生他从小几岁就开始让肚兜,家里生活困难,没有布做肚兜,兄弟四人做了一个给他穿,因为没有钱穿衣服,然后他的弟弟跟着妈妈在争吵,在哭闹,他发誓永远不戴肚兜,为什么呢?因为它让我母亲难过过。所以先生从小就孝悌,开始做,去行去。

家庭是孩子永久的学校,父母是孩子永久的老师。家庭是教付出的地方,家庭是教感恩的地方,家庭是教认知本分,懂得尽本分,懂得尽孝道的地方。教育者先受教育,身教重于言教。

读经,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有智慧的人,要赶快开始读经了!“孝”是人生的第一桶金!!!

参与父母大学公益包本《孝经》报名联系方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