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智涵解读:
曾子感叹,万万没有想到孝还有这么大的学问!
孔子说,是呀,孝,是天体运行的规律,贯彻过去现在未来;是大地的德行,承载万物不彰显;是人民生活的法要,所以我们都应该用心体会。
尊重天时,如春耕夏长秋收冬藏,把握好时机就可以得大势;尊重环境,因地制宜,利用当下的客观条件去做事,就能得地利。
这样的教导不严肃学生也愿意听,这样的管理不苛刻大家也愿意遵守。先王就是从这样的底层逻辑去教化百姓。
自己先做到爱天下父母,百姓也都孝顺自己的父母;自己先践行成长付出,百姓也都踏实勤恳;自己先做到敬让,百姓也愿意不争;用礼仪和音乐来引导,百姓自然和睦规矩;告诉百姓什么样的行为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百姓自己就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了。
《诗》里讲,领袖的作风,就是百姓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