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八大经典名言警句,将孝道传承下去

关爱白癜风健康惠民活动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7/5796518.html
《孝经》在儒家经典中,是字数最少的一部。其经文部分,只有个字。然而早在汉代,《孝经》便已成为经学的入门参考读物。由于孝道是家庭中主要的伦理关系,所以很容易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一、礼者,敬而已矣。解读:所谓礼,就是一种恭敬的态度罢了。如果认为礼就是一套仪式,内心并不恭敬,这样的人就算行礼,也是无礼之人。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原句是《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本指身躯、四肢、须发、皮肤,后亦泛指自己身体的全部,自身。三、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意思是说,一个懂得热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敢厌恶别人的父母;一个懂得敬奉自己父母的人,就丝毫不敢怠慢别人的父母。四、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一个人如果不爱自己的父母亲人而去爱其他人,就违背了做人的德行;不恭敬自己的父母长辈而去恭敬其他人,就违反了做人的规则。五、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君子奉事君主,做事就要考虑如何竭尽全力,事后就要考虑有没有过错怎样弥补,奉行顺从君主美好的言行,纠正制止君主的错误举动,所以君臣上下的关系亲密。六、立身行道,名扬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意思是: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七、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君子能孝亲,必具爱敬之诚,以爱敬之诚,移作事君,必能忠于事君。他能敬兄,必具和悦态度。以和悦态度移于事长,必能顺于长官。八、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孔子说:“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以亲爱恭敬的心情尽心尽力地将双亲侍奉,而德行教化施之于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从效法,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