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古代的私塾,是怎么授课的

私塾,就是我国古代的学校。分为私立和官学!

我们今天说的,就是私立的学校~私塾!

古代的私塾,用什么书教课呢?按年代说,千字文没有出世之前,私塾先生,用孝经、论语启蒙授课。有证明吗?有的!三国时期的史书,献帝起居注里记载了一位名字叫邴原的名臣。三国,魏书,邴原别传里也记载了邴原泣学的故事。说的就是邴原在小时候没有钱,想求学的经过,私塾先生看邴原孤苦无依,免去了邴原的学费,专心致志得教授邴原。而邴原也是非常认真,刻苦学习。只用了一个冬天的时间,就可以背诵下来孝经、论语的全部!后来邴原被曹操重用,病逝于曹操帅军征讨东吴的路上。

孝经、论语!

就是千字文出世之前,教科书!那还有没有其他的书了?有!春秋、左传、战国策、黄帝内经、岐黄医书、武学七经(唐宋时代的还没有!四本武学经书肯定会有的)兵书、诗经、道藏、易经等等。可是太多了,数不胜数!但是,大部分人,可没有几本书。都是互相借读,抄书!为什么啊?当时的条件有限,也不像我们今天的社会,在网上看书都可以。古代人,没那个条件,都是互相换书借读。借回来书的人,天天在家拼命抄书啊!所以,那个时候的书,比人命还值钱!

谁的书最多?

皇帝家里的书最多!孔圣人的后代,书也很多。因为,孔府的书,是家传书。有很多是对论语注疏、精要!就是孔府对论语的解释。这就是了不得的大事!所以,被历代册封为衍圣公!最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对论语的话语权。这是对读书人的大事,士子之心!

古代人比书!

这个古代人,不光是比财富土地的多少,还比藏书!私塾先生也是一样的,我们今天的很多词语,倾囊相授!不是指的钱财,是指所学知识,读书的多少,把我所学到的书,包括理解的本事,全都传授给你。这就叫倾囊相授!所以,古代的私塾先生,一般都是把亲传弟子,视如己出一样的疼爱,不惜倾囊相授一身所学!

私塾先生授课极严!

戒尺,打手板!抄书!背书!写不好字?抄书一百遍!背不出来书?抄书一百遍!顶撞先生,抄书五百遍!写字不漂亮,没有体?来来来,先写个几千字,再说!所以说,古代人除了比书多,还比写字!其实,大部分人,都是被私塾先生给打出来的!抄书,抄的太多了!不敢不用心去写啊!抄不起了……

三纲五常

天地君亲师,这可是五常。古代人可是最看重的大义!古代的私塾,一般都是大家族设立的家族式学校。为了培养家族后代,这些大家族的当家人,一般都是聘请不同的读书人,来私塾当先生的。如;擅长启蒙的,擅长诗文的,擅长写字画画的,擅长写文章的等等方面!都有不同的侧重,也有给女孩授课的,那是专门聘请的,品行极为端正的才行!但是,三纲五常的大义,这是古代人的规矩。绝对是不能被忽视的,因为,这个名声,是学生们将来的做官保证!名声坏了,那就是一辈子都不能做官了!

为什么古人的字,那么好!

字如其人,这是古人的讲究!因为,想要将来有前途,一手好字,那是必须的!我们今天也可以看到,很多古人的字帖,字画,行文公函等等,都是字迹工整,比我们的印刷体,漂亮多了!其实呢,这些古人,每一个字的背后,都有很多的故事。都是练出来的字!私塾先生的打、抄书、来自于父母的严格管教督促、同窗好友之间的互相比较、想要做官的决心、等等,这些因素的关键需要,就是必须要写好字!

私塾先生

这些私塾先生,其实也是读书人,只不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够去选择做官了。所以,才选择了做先生!也有的人,是怀才不遇,也有的人,是官司缠身等等方面吧。这才不得已而为之吧!有不少的私塾先生,都有自己的擅长。或擅长基础的字词拆解、对联对句工整巧妙、或者文采见长、或者是字画见长、或者是背诵内容极多等等,这些内容,没有几十年的积累是做不到的,也通过这些方面,展示了极深的底蕴功底!

私塾先生的工作时间长……

一般的大家族,对于私塾先生的待遇,非常讲究,钱财是不需要多说,不会少给,只会多给。私塾的孩子们,科考高中,都会给私塾先生奖赏。所以说,除非是万不得已,毕竟,培养孩子们是一个长时间的工作。一般都是私塾先生做不动为止。有的大家族还会专门派人侍奉终老!

我们今天也可以从鲁迅的一篇文章里,看到私塾先生的形容,那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先生的描写,就是古代的私塾先生,千百年来,没有什么大变化。

不过,我昨天看到的一位小学生的留言,让我觉得有点纳闷儿……

我昨天的小文题目;初中生,语文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写作文,三怕文言文!

这个小学生给我留言说;我们小学生也怕周树人!

这是啥情况?怎么这个周树人,都跑到小学去了?我没弄明白情况,只好回话;同情中……

好好生活,培养孩子!

真诚欢迎各位老师们,各位朋友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