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成帝时,将军苏峻联合祖约,以诛杀执政庾亮为名发动变乱,很快威胁到都城建康。庾亮联合江州刺史温峤要起兵攻讨苏峻,可惜路途遥远,道路阻断,与建康失去联系。正赶上南阳人范汪到寻阳,说:“苏峻政令混乱,贪婪强暴,肆意妄为,已显现出灭亡的征兆。现在的强大是暂时的,由强转弱指日可待,但朝廷危在旦夕,应抓紧时间讨伐他。”温峤觉得他说的很对。庾亮也很欣赏他,让他担任参护军事。开始,庾亮、温峤相互推让,请对方担任盟主。但温峤的堂弟温充建议说:“陶侃官居要职,兵力强盛,不如推举他来担当盟主。”于是,温峤派使者到荆州邀请陶侃,约他和自己一起讨伐苏峻。
陶侃曾经与温峤有嫌隙,现在仍然不能释怀,推脱说:“守戍边疆才是我的本分,不敢有所逾越。”温峤屡次邀请,都没能让他改变主意。于是温峤便不再强求,派使者给他送信说:“仁公暂且按兵不动,我先发兵讨伐,两天后,平南参军荥阳人毛宝从别处出使归来,听说此事,劝温峤说:“要干大事,应当号召天下人共同参与。协同合作军队才能取胜,不应当各行其是。即使彼此间有猜疑,也不能让外人有所察觉,怎能自己暴露意见不合呢?赶紧追回信使改写书信,表明一定要协同,同进同退。如果赶不上先前的信使,就派遣一个新信使。”温峤这才醒悟,当即追回使者改写书信。
这次陶侃果然答应了,派督护龚登率军见温峤。随后温峤发布了讨伐苏峻的文书,罗列祖约、苏峻的罪状,传告各地方长官。温峤率领七千士兵,洒泪登上战船。没多久,陶侃又把龚登召了回去。温峤给陶侃写信说:近来讨伐苏峻的文书已发,尽人皆知,现在箭已在弦,军队能进不能退,能多不能少。我正要向您报告,下一次大举兴兵的时间约在半月时分,各郡军队都已在路上,您的军队一到达,便可以出发了。现在您把军队召回,一定会让人们心生怀疑,也许由此会影响成败。我虽身负重任,但是才疏学浅,实在需要仰仗您的扶持,听从您的指挥。如果说让我率先发兵,充当先锋,我绝无二话。
现在我和您如同首尾相卫、唇亡齿寒。只是担心有人不理您的深谋远虑,误认为您不急于讨伐叛贼,一有这种猜测便会人心离散,无法挽回。我和您都有统帅一方的职责,休戚相关,理应同舟共济。最近我们来往密切情谊有增无减,如有急难,还希望您率兵相救,何况现在是国家有难呢!如今形势危急,并不是只是我这一州受到威胁,文武百官谁不对您寄予厚望?假使此州保不住,祖约、苏峻将在此设置自己的官吏,荆楚西部面临强大的胡寇的胁迫,东部与叛贼为邻,如果赶上连年饥荒,将来的危难,就会远远超过今天的此州。进,您将会成为大晋的忠臣,建立与齐桓公、晋文公相匹敌的功绩;退,也应当以慈父的情爱,为爱子报仇雪恨。如今祖约、苏峻暴虐无道,造成的罪孽震天动地,现在人心一致,都对他恨之入骨。可是他士气正盛,现在进攻,已经犹如以石投卵了。倘若再召回军队,分散兵力,岂不功亏一篑。希望您好好考虑一下我所说的。“
王意期对陶侃说:“苏峻是豺狼,一旦他得志,天下虽大,恐怕也没有您的立足之地了!”陶侃深有感悟,当穿上战袍登船,也不参加儿子陶瞻的丧礼了,日夜兼程赶去参战。郗鉴派将军夏侯长等来给温峤送信:“叛贼准备挟迫天子向东到会稽,我们应事先准备,占据要害之地,设好营帐壁垒,一来可防止他逃跑,二来也切断了叛贼的军粮运输。然后固守险要的地势,留出旷野等待叛贼自投罗网。叛贼攻城不能取胜,旷野又没有东西可抢,东边的道路阻断,军粮自然运不进来,粮食一断,一定不战自败。”温峤觉得很有道理。五月,陶侃率军到达寻阳。有传言说陶侃是来诛杀庾亮,向天下人谢罪的。庾亮非常害怕,便听了温峤的主意,去向陶侃叩拜谢罪陶侃大吃一惊,赶紧上前阻止,说:“庾元规竟然要给我下跪吗!”庾亮对过去的事悔之不及,举止间很有风度,不知不觉地陶侃已经释怀,说:“当年您缮修石头城来对付我,今天反倒有求于我吗!”随即和他谈笑宴饮,冰释前嫌。
陶侃与庾亮、温峤率领士卒共四万人,旌旗延绵七百多里,浩浩荡荡,一同赶赴建康西方起兵前来征讨,苏峻听说后便采用参军贾宁的策略,从姑孰返回占据石头城,分出兵马来抵抗陶侃的军队。十八日,苏峻强迫成帝迁居石头城,司徒王导极力劝阻,苏峻不予理睬。成帝哭着登车,宫中恸哭声一片。为了防备刘超等人,苏峻安排亲信许方等人为司马督、殿中监等职,还让成帝住在库房里。每天,他在成帝面前出言不逊,大放厥词。刘超、钟雅和右光禄大夫荀崧、金紫光禄大夫华恒、尚书荀邃、侍中丁潭侍卫随从,担忧成帝的安危,整日不离左右。当时正赶上灾荒,米价昂贵,苏峻赠送物品问慰,刘超一点儿都不接受。他待在成帝身边寸步不离,更加谦恭的行君臣大礼。虽然处境险恶,刘超仍然为成帝讲授《孝经》和《论语》。
苏峻派左光禄大夫陆晔守卫禁城,逼迫百姓到后苑聚居,再让匡术据守苑城尚书左丞孔坦投奔陶侃,陶侃任命他为长史。当初,苏峻派尚书张暂时督察东部军事,司徒王导偷偷地命令他,用太后诏书发动三吴的官吏士民,发动义兵救天子。会稽内史王舒封庾冰为行奋武将军职,领兵一万,西渡浙江,这样一来吴兴太守虞潭、吴国内史蔡谟、原义兴太守顾众等人都发兵响应。虞潭母亲孙氏对虞潭说:“舍生取义,你义不容辞,不要因我年老受拖累。”并且把自己的家人全都送去参军,将自己的随身饰典卖充当军资。当时的形势是:郗鉴管理扬州八郡各部的军事,王舒处理浙东军事,虞潭处理浙西军事,王舒、虞潭都听从他的调度。郗鉴率军渡过长江,在茄子浦与陶侃会合。雍州刺史魏该也领兵在此会合。
几天后,陶侃等人率领的水军到达蔡州,逼近建康石头城。陶侃、温峤分别驻扎在查浦、沙门浦。苏峻登上烽火楼观望,眼见对方声势浩大,面露惧色,对左右侍从说:“温峤果然能得人心。”庾亮擅作主张,派督护王彰突袭苏峻的门党张曜,反而被张曜击败。庾亮自觉有错,交还符节以谢罪,陶侃回答说:“古人错不过三次,您才是第二次。但是现在形势危急,以后不能再这样各自为政了。”庾亮的司马、陈郡人殷融见到陶侃,推脱说:“这次突袭是庾将军的主意,不关我们的事。”王彰却说:“这件事是我的责任,不能归罪庾将军。”陶侃说:“过去股融是君子,王彰是小人;现在看来,王彰却是君子,殷融才是小人。”京城失守的消息传到宣城,内史桓彝悲痛欲绝,流着泪带兵驻扎到泾县。六月,宣城失守,桓彝被遭杀害。秋季,七月,祖约的手下暗地里与后赵勾结,答应当他们的内应。后赵将领石聪、石堪领兵渡过淮水,进攻寿春,他们与内应里应外合,祖约大败,士兵逃散,跑去历阳,石聪抓了两万多寿春民众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