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郭清明酒,西窗谷雨茶谷雨的温柔雨生

G2er,黄诗扶,国风堂-杨花落尽子规啼03:46来自西风无尘

《通纬·孝经援神契》:“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群芳谱》:“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天气较暖,降雨量增加,有利于春作物播种生长。

苍古一粟、天风几度、雨打浮萍、春夏一顾。

明日谷雨,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春夏的交接,迎来这一场清净明洁的洗礼。

它穿过暮春初绽的牡丹,走过雨中沐浴的百谷,拂过风中轻舞的茶园,在进入初夏的世界前停下来,倾听鸟鸣,笑看云淡。

这是个美好的节气,花未开满雨未休,是一场关于春天的告别式:

看国色倾城、等韶华荼蘼、观春水渐染;

惹牡丹天香、盼五谷醇香、品清茶幽香;

它洗去人们心中的春愁,淡去迷茫和困倦,在下个春天到来之前种下生命的种子,等待开花结果,写下最厚重的希望。

谷雨——自古而来,自谷而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

谷雨前后,点瓜种豆——谷雨是一个关于农时的节气,也是中国人骨子里最为坚守的四季轮转的奥秘和准则。

江山社稷以农固之,百姓生计以农养之。

国人骨子里的谦和与质朴,来源于这厚重的生养万物的神州之土;

国人性子里的感恩与不争,来自于这醇香的供养万物的神州之谷。

谷物受了自然万方的孕育,也受到人血汗的滋润——或者说谷和人,本就是一体。

自古以来,华夏民族敬天、敬地敬父母,珍惜着生命的同时也珍惜着养育自己的万物尤其是那一口清香的谷物。

面朝黄土背朝天,那种勤奋和骨子里的坚忍,耕耘不辍的汗水,滴入禾下土,长出万年谷。

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如此动人,源于对劳动和土地谷物的崇敬。

最质朴深情的岁月慢慢沉淀着,其中赫然耸立,静默无声的是我们父辈那沉默如山的肩膀,脸上时间流淌过的褶皱。

那是一个民族对于万物的敬意——无论走到哪里身体里都有这一方厚土的滋养,都不会忘记这片土地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智慧!

谷雨宜晴花乱开,一壶春色聚书斋

谷雨的温暖和雨水催开了一众花,也少不了中华民族精气神里叫做“茶”的植物。

一直好奇于先辈如何发现了茶这一种独特的植物,并将它天衣无缝地融进中国人的文化骨血里:

有一种说法是禅茶一味,或许是神秘的东方善于参禅,内敛中庸,于是悄声无息地将关于人生的修炼融入了日常一点一滴。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佛曰:“不可说”——而这茶的滋味也是如此,初入口淡淡苦涩,而后醇香清甜,余韵悠长,芬芳回甘,满心释然。

茶的滋味微苦淡然,没有蜂蜜果汁的浓郁香甜;

没有酒的醉倒众生,唯一作用是口内回甘幽香,最受用的便是清醒。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中国文人,心远地自偏的淡泊,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释然。

风骨和模糊,庙堂和江湖,全在这一杯茶里了。

谷雨的茶,辟邪清火明目,如雨洗过,目为之明,通身为之干净。

嫩芽、旗枪、雀舌都是谷雨的爱——清净内心,洗濯精神,在淡淡的茶香外体会春暮的悠然和淳香,找到最初的自己。

开到荼蘼虽春暮,一年才始梦

百谷长精神,万物春始生,春暮让人感叹,繁花不再,青春不来。

其实一年的奋斗才刚刚开始,一生中有多少春天,学着珍惜的同时也不因时间的流逝而伤感——去感受每一个当下,享受每一个瞬间!

过好此刻,走好每一步,倘若已经过了青涩的年纪,就更该知道感恩时间的赠与:

脸上虽生出皱纹,心却变得宽容;

时间虽然带走青春,行事却愈发沉稳;

生命的长度日渐短去,智慧却更加丰厚、更为深远;

岁月流逝没有让灵魂变得干瘪,反而让精神充盈丰腴——不散乱也不昏沉,宁静而安然,杳远而淡然。

春天的走远和夏天的到来,虽为不舍,却依然坚定前行。

在谷雨种下一个希望,等待收获的明天!

愿大家谷雨安康,喜乐如常!

#谷雨#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麻烦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