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历史上有这么多丰富多彩的文化,很大程度是因为每个朝代都孕育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又在灭亡后遗留给了后来居上者。每一次王朝的覆灭,就是文化的鲜花在经历凤凰涅槃,有许多人才受到世间的影响,能够超常发挥自己的才华,甚至连坐在皇位的帝王也会有更多的感慨。李煜就是典型的文人皇帝,他身处在王朝覆灭的边缘,文思泉涌,可惜救不了自己的国家,也救不了自己身边的人,他自己倒是没有被赵匡胤处死,默默在历史的画廊里走完了一生。
李煜的确不是龙气深厚的皇帝,这样的形容是为了表现皇帝坐的皇位是否稳固,显然他一直都摇摇欲坠。他身上没有显著的帝王之相,皇帝的杀伐果断、用人为善、手腕心眼等等,他样样都缺,活得不像个皇帝,倒像个生活在皇宫里的文人。如果说他能在翰林院里干得风生水起,小编是相信的。
在我们古人的生活中,有钱人才能够有闲情调香,在晋朝等风流卓越的朝代,香还是非常重要的社交因素。贵妇人去结交朋友,拉拢人脉,都要熏好衣服才出门。李煜懂得调香,并不是应该被嘲笑的,只是他懂得许多风流之事,却对政治一窍不通,连自己的皇后都不懂得维持,政治联姻的道理更是虚言。周娥皇是他第一位立的皇后,也是他尚为吴王时就有的王妃。周娥皇在史料上留下了外貌的描写,就像天上的仙女一样,有着雪的容颜,月的气质。这样的才子佳人本应该是一对千古佳话,只是两人的关系不温不火,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柔情蜜意。
身为李煜的正妃和皇后,周娥皇只生下了两个儿子,并不是因为两人后期的关系跌到冰点,而是周娥皇的寿命在婚后十四年就戛然而止了。嫁给李煜时,周娥皇才十九岁,据说她的去世和自己的妹妹有关。本来周娥皇重病,自己的妹妹请求进宫探望,却和李煜搭上了关系,还没有瞒着周娥皇。皇后对自己的妹妹感到心痛,更痛自己被妹妹伤了心,不愿意看到妹妹,姐妹俩就在这样冷漠的关系中阴阳两隔了。
妹妹进宫时,大概十九岁,正是姐姐嫁给李煜的年纪。这样的男女关系,让李煜身上的文人光环也暗淡了几分。看官们喜欢文采飞扬的人,同情亡国之君的处境,对于三心二意的男人却不愿意将他和前两种人设挂上钩。皇后留下的两个儿子也是命运截然不同,大儿子活到了三十七岁,没有受到宋朝的虐待,反而当上了将军,又升为刺史,是个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他虽然没有长命百岁,但比起自己弟弟要好太多了。
小儿子四岁时因为受惊过度,突发疾病去世了。这样的记载读来就让人心酸,小小年纪,三岁就可以诵读全篇的孝经,非常聪慧,却早早夭折。李煜的一生除了那些笔墨纸砚,没有留下什么东西。小编对李煜的感官非常复杂,他一方面是我国文化的一个标杆,一方面却对自己的朝代和亲人全无作为。软弱似乎是他的代名词,男人软弱最让人痛恨,懒汉和软弱的男人能毁了一个家。尤其是我们的社会,一个家庭非常需要有撑起来门面的人,如果两个人都能干那么再好不过了,只要有一个人对这个家不管不顾,家中的人就会受罪。如果李煜能够再硬气一些,他会带着南唐再撑一段时间吗?还是说,他会被宋朝的统治者更加严厉的处置呢?你们怎么看待他和南唐的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