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老人说人生有三重境界,若达到第

90岁老人说:人生有“三重境界”,若达到第三重,则家庭和睦。

漫漫人生路,谁又能保证自己不会错几步?佛曰:“如果抱怨成习惯,心灵就像上了枷锁,没有一刻解脱。唯有放下抱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与幸福。”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可怕的是,明知错了,还不知悔改,一直错下去,那就没救了。

每个人都会经历叛逆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父母的教诲是在针对自己。即便把父母气得死去活来,心中也不会有半点悔意。如果得到了及时纠正,尚能成才,反之,则百害而无一益。

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而立之年,经历了叛逆,又为人父母,很多时候总是会感到莫名的难过。有对父母的愧疚,有对未来的迷惘,也有对子女的忧虑,种种情节交织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

难过迷惘的时候,总喜欢一个人找一个角落去静静,或者找一位老者用心倾听他们的尊尊教诲。在他们的话语中去感悟人生的真谛,从而教会自己如何去面对接下来的路,毕竟还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走。

邻居家90岁的老人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他的所有经历都显得那么传奇而又平淡,忘年交的我总喜欢去讨教一些人生经验,最近他总是提起一个概念:人生有“三重境界”,若达到第三重,则家庭和睦。

1、体谅父母

《孝经》中说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我们求生的技能也是父母教的,衣食住行也是父母提供的。换言之,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所需要的一切,父母都是无条件地提供,还付出了无价的爱。

但孩子稍微长大之后,就出现了叛逆,若不加以遏制,很多人都会做出悔恨终生的事情。当失去父母之后,方才感到生活之不易,父母之不易。这些苦只有自己经历了之后才能真正领会,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也是至高无上的。

人生中的第一个境界便是:体谅父母。这四个字看似简单,要真正做起来却困难重重。社会中诞生出来的啃老族是很难理解的,他们认为父母给予的是天经地义的,一旦有一天这种给予的方式改变了,或者是断流了,他们的生活会一团糟,而且十分记恨自己的父母,这样的人,谈何体谅?

懂得体谅父母,感恩父母,这是成熟的表现,更是成为一个有涵养的人的前提。不要小看这一个小小的转变,在古人眼中,这是一个子女必备的品质,“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百善之始。能够做到这一步,人生的第一重境界算是达到了。

2、体谅自己

对父母要尽孝道,对自己要善待,也可以理解为“体谅自己”。很多人有一个理念,那就是对自己要狠一点,年轻的时候不去拼搏,更待何时?这明显就是心灵毒鸡汤喝得太多了,年轻人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去打拼固然是好事,但没必要对自己那么狠,毕竟身体是自己的,也是家人的。

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实现理想的基础,如果身体累垮了,还谈何理想?又谈何家庭幸福?在奋斗的路上,多体谅自己,安慰自己,给自己劳逸结合的空间,才是最合理的生活方式。

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要学会体谅自己,苦了累了的时候,自己都不体谅,难道还要奢望别人主动来慰藉吗?很显然,选择前者效果更佳。

懂得体谅别人,是高级的修养;懂得体谅自己,更是一种难得的修为。体谅别人太容易,只需要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然而体谅自己却太难,人生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自己,这个坎儿迈不过去,注定会碌碌无为。

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学会体谅自己。人生路上充满坎坷,正确认识自己并善待自己,活出不一样的人生,那才是真正的璀璨夺目。

3、体谅孩子

人这一生总是在重复,出生以后学会了叫爸爸妈妈,跟随父母学会了生活,父母慢慢老去以后,要接受他们永远离去的残酷。然后,我们又重复父母的一生,生儿育女,儿女又看着我们离去,周而复始。

很多人都感叹自己这一生算是白忙活了,什么事情也没干成。所以,就把自己没有完成的事情强加到孩子们的身上,希望他们更加优秀,不仅要完成自己未尽之心愿,还要出人头地,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这就是所谓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吧。

不断的报各种课外辅导班,不停地抱怨孩子不够优秀,一个年仅六岁的孩子每天只能睡四个小时,凌晨时分最后说了一句:“妈妈,我实在太累了,我休息一分钟吧”。没想到,这一趴下去,就再也没能起来。

这个事情已经众人皆知了,除了心酸与心痛之外,还能说些什么呢?有些父母总是把过大的希望强加到孩子身上,并美其名曰,这是为了孩子好。如果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就请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吧。

人生的第三重境界:体谅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到了工作乃至成家立业,作为父母的我们,应当多多体谅孩子们。结婚生子之后,面临着房贷车贷,孩子的抚养等等。生活压力十分巨大,如果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每天接送一下孙子孙女上下学,其实也是可以的。

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才是最幸福的。人的一生啊,总是那么似曾相识,既然我们已经经历了那么多,何苦又要在某些时候去难为孩子们呢?特别是婆媳关系,聪明的老人总是会妥善处理好,一家人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结语

90岁老人的一席话,可谓胜读十年书。所谓的三重境界,其实就是人生必须要经历的三个时间段,从孩子到父母,再到三世同堂其乐融融,这一过程看似简单,要真正做到“体谅”二字,却显得那么遥不可及。

如果能够做到体谅孩子,不仅自己能够放宽心,还能给孩子们起到一个良好的带头作用。这样的家庭不幸福和睦,那都很难。

参考资料:《孝经》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