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唐盛世才华横溢的风流天子,隶书孝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好 http://www.znlvye.com/
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帝王中,爱好书法者甚众,大唐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李隆基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当然,玄宗在位后期也爆发了安史之乱,大唐国势从此走向衰落。唐玄宗不但是一位开明强盛的帝王,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风流才子。他善骑射,通音律,能诗文,工书法。他书法众体兼修,并能开宗立派,其书法丰厚腴美,法度严谨,给人行行淳厚之感。唐窦臮《述书赋》评论唐玄宗书法云:“开元应乾,神武聪明,风骨巨丽,碑版峥嵘,思如泉而吐风,笔为海而吞鲸”。《古今法书苑》云:“唐明皇工八分、章草,丰茂英特”。唐玄宗尤善隶书,其隶书代表作《石台孝经》便是一件传世的经典。《石台孝经》碑,唐玄宗隶书,刻于唐天宝四年(公元年),高厘米,4面刻字,每面宽厘米。内容为孔子的学生曾参记述他与孔子的问答辞《孝经》,碑下有三层石台阶,故称《石台孝经》,现保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石台孝经》碑在碑林众多碑石中体积最大,形制最独特,并且最早移入西安碑林而构筑在碑林中轴线的聚焦点上,成为西安碑林的迎客第一碑。《孝经》,以孝为中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孝为天之经,地之义,民之利,德之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安家。《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中国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社会伦理、社会秩序起了很大作用。《石台孝经》碑以楷入隶,书法工整,崇尚法度,用笔丰腴华丽,结体庄严恢弘。既体现了儒家“礼”的规矩,也充分印证了开元盛世的堂皇和大唐基业的宏伟这一时代风尚。《石台孝经》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1:难得的三帝碑。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也称“文帝”。《石台孝经》碑文,为文帝孔子所撰《孝经》;唐玄宗作序并以隶书书写《孝经》;由唐肃宗篆书题写碑额“大唐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注孝经台”。此碑集三帝于一身,实属难得。2:校核《孝经》的依据。《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著作,传说是孔子著,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杂乱繁多,众说纷纭,现在流行的《孝经》版本依据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3:唐隶中兴的代表。初唐至盛唐,书法在隋朝基础上蓬勃发展,各种书体都达到了极致,尤其是楷书、行书、草书欣欣向荣,名家辈出,隶书发展则相对薄弱。唐玄宗好隶书,《旧唐书》本纪称:“玄宗多艺,知音律,善八分”。唐玄宗亲自以隶书书写《石台孝经》《纪泰山铭》等,又颁布《字统》规范隶书书写形式和写法,由于唐玄宗的极力倡导,使隶书在唐代中期又一度兴盛。《石台孝经》就是唐隶书杰出的代表,从而见证了大唐书法的丰富多彩。4:弘扬治国安家的孝文化。唐玄宗非常重视《孝经》,并亲自为之作序、注解并书,一来是在弘扬以孝治家。比如初即位的时候,唐玄宗特地做了长枕头、大被子,与兄弟宋王、申王、岐王、薛王、豳王同寝。宫殿中还设立五幄,与诸王更处其中,称为“五王帐”。二来是弘扬以孝治国。三是弘扬孝文化。《孝经》的整理、注释以及推广就是一大文化的贡献。今天《十三经注疏》中只有一位皇帝留下了他的著作,那就是唐玄宗的《孝经注》,而西安碑林的《石台孝经》,已成为一件重要的国宝级文物。《石台孝经》以它独特的魅力在西安碑林默默地伫立了近千年,让世人学习和仰望,使儒家思想在中华大地闪闪发光。碑石恒久远,经典永流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5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