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2022年春季国学教育及孝行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

国学经典《弟子规》,

每天在慈善校园响起朗朗的诵读声。

爹娘生咱身,拉扯咱成人;

汗水壮咱筋骨肉,恩情比海深。

养娘心安稳,敬爹是本分。

…………………………………………

要做孝德人……要做诚德人……要做爱德人。

校歌《三德歌》,

每天在慈善校园传唱。

开展国学教育,诵读国学经典,教导师生们要孝亲尊师,弘扬孝道,践行孝行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和感恩教育,代代相传,绵延不绝。慈善学校,向上向善,为爱前行!

晨练

今早晨练《八段锦》,它是一种健身气功,是由八种肢体动作组成,主要为肢体运动和气息调理。坚持锻炼,能够调理脏腑气血、恢复代谢功能、强身健体。

晨读

今日晨读内容为《弟子规》,持续学习国学经典《弟子规》,才能更好的领悟经典中对于孝行、为人处事、行为规范等解读,在更加切合学生本身实际的情况下,更多运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上午课程

钟老师担任课程主持人。

课程:靳雅佳老师讲座《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国学经典《孝经》里讲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而其中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指的是改变社会风俗、风气,没有比德音雅乐更好的办法了。靳雅佳老师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德音雅乐,助力社会形成注重孝道、践行孝行、传递正能量的社会好风气。

靳老师通过讲解一个个动人的孝道故事,演唱德音雅乐,如跪羊图、儿行千里、母亲、父亲等,并结合自己践行孝道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身经历,给师生带来了感人至深的孝道教育课程。同学们在学习中,不断地跟唱德音雅乐,积极的学习手语舞,专心致志的深入聆听,用心去感悟孝道的真谛。

国学经典《孝经》里讲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讲的意思是,孝,是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这里生发开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行,首先要从孝道教育开始,落实和践行孝行。一个学生能做到孝亲尊师,脚踏实地,立足根本,落实实处,才会培养出好的德行,进而有好的家庭,才能更好投入祖国建设。

下午课程

钟老师主讲:忆亲恩。对师生进行更加深入的孝道教育。

钟老师带着师生们重温从出生到长大的人生经历,伴着感人肺腑的音乐,向师生们诉说父母孕育、养育、抚养子女的种种艰辛不易、含辛茹苦,师生们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千般、万般的好,尤其是学生们,深受感触,纷纷留下了感恩、感恩的泪水,更是想起自己没有及时行孝,没有对父母真心孝敬,自己不懂事、常常耍个性和脾气、惹父母生气,种种镜头从脑海浮过,仿佛刚刚发生一般。

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每个孩子从根本上、从内心深处,都是善良的,只因没有接受到好的教育才走了弯路,偏离人生正道。幸好这些孩子们遇到了洛阳慈善学校,遇到了用责任和真心教导他们的领导老师,遇到了非常有大爱的基金会、慈善组织、公益机构、爱心人士们的无私帮助。常言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因有贵人指路。对于学生们来说,父母、亲人、老师、爱心人士们都是他们人生路上的贵人,相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学生们定能改过自新,树立远大目标,踏上正确的人生道路,积极传递正能量,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用心书写心里话,向父母真心感恩!

晚上课程

小组分享

分享心得体会,分享亲身经历,分享感悟收获,讨论交流,反思不足,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大分享

学生们积极主动的上台分享白天关于孝道的学习感悟、体会、收获,从心里去剖析不足,提出改进要求,落实行动。

内务讲评

没有不请自来的幸运,只有有备而来的惊艳,所谓的“好运气”,不过是机会遇到了努力的你!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短短字的国学经典《弟子规》,体现了做人教育的方方面面。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像《弟子规》一样的国学经典,在践行和落实中,不断深化师生的做人教育,孝道教育,感恩教育等,不断提高我校国学教育的质量和成效,向社会不断地交出满意的答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4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