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13孝敬父母须真心实意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门诊靠谱吗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姓言,名偃,比孔子小四十五岁,是孔门后起之秀,孔门四科十哲之一,“文学”优等,后来他出任武城邑宰,有着不俗的政绩。子游向孔子请教为孝问题,孔子细心解答。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在远古时代,孝的道德观念尚未完全形成,“能养”是原始群居部落的义务,也是“孝”的原始形态。人们把奉养父母作为一种共同义务,而养活则是“孝”的全部意义。

而在今天,所谓的孝就是能养。子女觉得给父母买了房,买了车,带父母去旅游,给父母钱,就是孝。其实都是注重物质保障,忽略了精神上的慰藉。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饲养一只狗、一匹马也都要给它吃饱。孝不是形式,不等于养狗养马一样。而“不敬,何以别乎”,一个人在赡养父母的时候,如果对父母没有尊敬的态度,这跟养马、养狗有什么区别。

在和犬马比较的基础上,孔子最终提出了“孝”的核心含义:“敬”。“敬”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心理活动。孔子认为,“孝”的本质意义在于“敬”,“敬”是孝养父母和豢养犬马的本质区别。

《孝经》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这些说得有些不符合当下的情况,那换个说法,孔子对于“敬”的规范要求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孝敬父母须真心真意;二是侍奉父母须自觉自愿;三是父母如有不当之处,只能委婉提出,不要争辩;四是出游不远足,去向也必须明确告知父母,不要让他们为自己担忧;五是记住父母的生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