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用孝治天下一本孝经的乾坤

北京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孝经》不过两千余字,是十三经中文字最少的,但这一部短小的经典,从其问世到未代封建王朝清朝止,先后引出部诠释它的著作,可见古人对它的重视,古人为何如此看重《孝经》呢?因为《孝经》有特殊作用,统治者可以用它来治理天下。二千余字的短文又是如何成为治天下的标准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得搞清楚《孝经》的内容,它到底写了些什么?《孝经》共计有十八章,主要阐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孝为天道,开宗名义指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人的头等重要的大事是行孝,行孝是符合天道规律的天经地仪的事情。第二,孝有等级,规定了孝的等级内容,从平民到君主,人的地位不同,孝的内容是不相同的,君主爱民以德感人是孝,平民孝敬父母,勤俭节用为孝。第三,忠孝一体,为人不但要孝敬父母,还要由孝入忠,忠于君主,尽忠尽孝,正是这样的观点为统治者提供了孝治的基础。第四,孝治天下,提出以孝治理天下的思想,孝则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可以构建天下太平和睦相处的社会秩序。别看《孝经》字数不多,内容却丰富,它阐明行孝能明察天地,感应万物,孝敬亲人,忠于事业,信仰,最终就能达到成就自己的目的。知道了《孝经》的内容,我们再来看看,在古代《孝经》是如何深入人心,成为公众的行动指南,从而让孝治天下成为可能的?关键在于做好以下四点:第一,基础教育,教字本身很有意思,由一个孝一个文组成,以孝为文来感化人就是教,教育人是从孝开始的,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为人处世的基础。《孝经》是古代人的必修课,学校的常设课程,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所以,在古代《孝经》总是早早就融入了人的灵魂与血脉。第二,纳入仕途,以孝选官是封建社会重要的政治举措,地方有推荐孝子的责任与义务,被推荐的孝子朝廷统一安排职位。有的朝代科举考试中还专设有孝悌科,考生可以通过此科的考试入仕,其考试内容也较其他科目要简单,由此可以看出孝的特殊地位。第三,宣传奖励,对各种孝行和孝子进行奖励,如免税收以及物质奖励,给予不同的名誉,大力宣传行孝的行为,为孝子树立美好的形象,强化人们行孝的意识。第四,法律制裁,除对行孝和孝子进行宣传,奖励和重用外,还通过法律对不孝的行为进行严励的制裁与打击,将不孝罪列为十大恶罪之一,从严处罚。而对与孝相关的亲亲相隐的违法行为从轻或不予处罚,让孝凌驾于法律之上,再次突出孝的特殊性。可见,古人用《孝经》治天下,不是一部《孝经》那么简单,而是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操作体系,只要统治阶层能率先履行自己相应的孝行,以孝治天下是可行的。由于《孝经》的受重视,古人行孝的意识和行为较现代人要强得多,有人认为现在《孝经》已不适用了,特别是对孝的等级与忠孝一体提出质疑,我们不应该简单的去理解这两个问题,等级的划分并没有失去意义,孝是一切道德与行为的基础,由此派生出来的各种道德规范,职业操守都是孝的延伸,而社会对不同地位的人应承担的职责和个人素质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这不也正是孝的等级区别吗?至于忠孝一体更没有过时,有人把忠简单地理解为对某个人如君主的忠,这是一种很狭隘的看法,忠可以是对家,对团队,对组织,以至于对国的忠,不能用封建的视角来确定忠的含义,让其局限于对个人的忠,对家庭的忠诚,对团队的忠诚,对组织的忠诚,对国家的忠诚,都是忠,而一个没有孝心的人是不可能做到这些忠诚的,因此,说《孝经》失去现代意义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正是缺乏《孝经》这样经典的熏陶,现在人行孝的意识很淡薄,很模糊,不孝敬父母的大有人在,有的甚至虐待父母,还有啃老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都是违背孝道的行为,现在不用说孝治天下,孝治家都很难。古人用《孝经》治天下,其真正的内涵是以德治天下,因为《孝经》倡导的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所以才以《孝经》为标准来建设和平的社会,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孝治天下看成是统治阶级对平民百姓的愚弄,《孝经》是祖先的智慧结晶,我们应该将之发扬光大,赋于时代的新内涵,让孝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0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