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做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做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凡是解释古代汉语典籍中字句的,要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凡是接受学习的,都有一个最初的阶段,也是最基础的阶段,也是需要夯实基础的阶段。只有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论语,全文通篇二十篇,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及对各国政治生活方面的见解,学习者可以多温席温席论语的知识,在北宋初年的时候,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宰相。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孟子,全篇七篇,作为亚圣,主要讲述了道德层面的理念,兼述了仁义。做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中庸,所谓中代表着不偏,易的意思是轻易,改变,不庸就是不轻易改变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操守,自己的道德。中庸,也是很多国人梦寐以求的处世的隐形的职业操守。做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大学,乃是曾子的著作,里面主要讲述了个人修身养性的问题以及价值观。为人,当先修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到最大的格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格局大了,心中的世界就大了。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对孝经研究的有些通透了,四书这几本书也读的能倒背如流了,比如六经这些比较深奥的书籍,就可以尝试着开始学习了。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诗,书,易,礼,春秋,乐这六本书,总称为六经,应当好好的研习研习。点评:四书,六经是中国传统的文学,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作为传统的文化瑰宝,每个人都可以尝试着去多读多研究。参考资料:《三字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