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海口之声丨瞿罕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厚植文化沃土,弘扬清风正气

传播清廉声音,营造清廉风尚

椰城清风扑面来,廉洁之树处处栽

本栏目由海口市纪委监委

和FM.8海口综合广播

联合播出!

点击收听节目

瞿罕: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瞿罕,湖广黄梅县(今湖北)人,明代崇祯十二年()授任崖州知州。瞿罕在崖四年,兴学育才,修葺城池,平患安民,政绩卓著。他居官清廉,立身俭朴,严约吏胥,仁恕爱民,深孚众望。

万历二年()黄梅县令张维翰违反朝廷税制增加田赋,激怒了黄梅百姓,被人们辱骂殴打。刚开始,县令请求瞿九思出面帮他平息民愤,瞿九思没答应。张维翰便心生毒计,运作朝廷关系,得到权贵首肯。一个月后以“鼓众倡乱”的罪名,将瞿九思革除举人功名送进武昌监狱。万历四年(),瞿罕不满九岁,跟十三岁的哥哥瞿甲步行到京城为父鸣冤。哥哥写了千余字的《为父讼冤书》,到各公卿大夫府第跪求伸张正义,瞿罕长跪在紫禁城门外为父亲喊冤。两人的孝行感动了“以气节相尚”的冯梦祯、屠隆等名士,屠隆写了《为瞿睿夫讼冤书》分送权臣,冯梦祯“白于楚当事”,终有湖广巡抚、巡按联名上疏为瞿九思辩诬的正义呼声。这年冬天瞿九思被押解到京城执行流放居庸塞徒刑,他得机会挝击“登闻鼓”,上疏为自己辩冤。于是瞿九思被冤“褫革”的舆情沸腾,终于圣上下了让湖广抚按“重勘”并“勘明回疏”的圣旨。瞿九思能在万历十年()放还,从根子上说是得益于两个小孩儿撬动舆情,所以当时人们称他兄弟为“双孝”。

万历四十三年(),父亲瞿九思去世,瞿罕庐墓守孝三年。因为瞿罕从小以孝闻名天下,从他父亲去世到崇祯初年,礼部先后七次下文湖广武昌提学道,奖赏他的孝行,所以瞿罕也矢志以《孝经》报效国家。崇祯二年()正月,有圣旨要用《孝经》命题进行科举考试,瞿罕为了厘清今古文《孝经》的异同,潜心研究修撰六年,完成了《孝经贯注》二十卷、《孝经存余》三卷、《孝经考异》一卷、《孝经对问》三卷,亲自缮写装订,于崇祯七年()背着书步行到京城献给崇祯皇帝,希望能对以孝治天下的“皇猷”有所辅助。

他上任之初,制订奖廉劾贪法章,布告衙门,惩治侵民贪腐的吏胥。百姓前来问政或诉讼时给他敬送山货特产,他一一拒收。黎族人民按惯例每月供给他大米三十石,他坚决谢绝,说:“国家每年都发俸银禄米,为什么还要黎族人民供给粮食?以后都全部停止供给。”黎族人民十分高兴,刻碑称颂瞿知州恤悯黎民、破除陋规的仁政。

崇祯十三年()九月,崖州沿海平原遭受洪涝灾害,田园失收,瞿罕开仓放粮赈灾,并以官米煮粥救济流离失所的饥馑灾民。十五年()四月,瞿罕巡视崖州西部海防御所和村寨,明令严禁各地迎送设宴,沿途以菜代饭。当时,福建海贼林八率众侵犯崖境,劫掠沿海村庄。瞿罕闻讯后急返州城,林八在途中设伏欲劫持。瞿罕化妆弃轿先行,以空轿诱贼在后,从众贼眼皮底下安然通行脱险。回州城后,瞿罕派士兵侦探林八动静,然后趁林八众贼不备之时,率将士捣毁贼窝,诛杀林八,擒拿全部海贼治罪,从而平定了林八患乱,民得平安。

壬午年终(年底),瞿罕因积劳成疾而卸任。他孤身单骑离崖时,打开唯一随身的一只木箱,请前来送别的人们检查,说:“如有一物是从崖州带走的,听凭你们拿回去,我不阻拦你们。”崖州士民见他如此廉洁清贫,感动不已,为他“祖饯百余里,各悲不自胜。”瞿罕一身正气入崖来,两袖清风单骑归的事迹,在崖州世代传扬。祀琼州名宦祠、崖州名宦祠。

▼相关链接▼

《清廉海口之声》⑧丨唐胄:宦海史家耿直方正

《清廉海口之声》⑦丨钟芳:岭海巨儒廉明刚正

《清廉海口之声》⑥丨廖纪:天南名臣高风亮节

来源:海口综合广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