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古代有月光仙草,可被吃绝种了追问

北京治湿疹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14675.html

罗琳阿姨《哈利波特》的番外篇《神奇动物在哪里》让很多人喜欢上了那些萌萌的神奇生物。其实在中国古籍也有许多神奇生物,有一种甚至跟天文学有关,它的名字叫“蓂荚”。在《竹书纪年》里是这样记载的,

“(帝尧时期)有草夹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

也就是说,这种神奇的月光仙草是根据月相而生的。中国传统夏历使用朔望月,每个月29天或30天(平均29.53天),日月合璧(合朔)的那一天为朔日初一。蓂荚,也叫历荚,初一这天长第一片叶子,前半月每天长一片,到十五望日一共是15片叶子。从十六日开始,每天又落一片叶子,到月底落光(最后一天称晦日)。可是朔望月有大小月之分,大月30天,小月29天,古人就设想,蓂荚仙草在大月落光,小月最后一片“焦而不落”。

具有如此神奇特性的仙草对于古人来说,祥瑞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因为颁布历法是皇家特权,可是朔望月的计算却很困难,因为月球运动是不规则的(月球绕地球轨道是椭圆的,影响月球运动的因素太多)。如果日月合朔发生在夜半之前,哪怕一秒,那么前一天就是朔日,如果在夜半之后哪怕一秒,那么后一天才是朔日。如果是正月初一的朔日,那么计算准确性如何,就决定过年日期都不一样。而计算正确与否,又象征着皇权是否上合天意……如此棘手的天文学问题,如果有一种“月光仙草”能够告诉我们,那问题就简单多了。

所以三国时期皇甫谧《帝王世纪》认为,蓂荚“惟盛德之君应和气而生,以为尧瑞”,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祥瑞。可想而知,这种“德合乾坤”的“圣明之瑞”谁都想要,那个帝王不想被后世称颂“鸟生鱼汤”呢。所以历史关于“蓂荚”的记载有不少,比如《尚书大传》曰:“周公辅幼主,不矜功,则蓂荚生。”班固《白虎通·封禅》也记载:“日历得其分度,则蓂荚生于阶间。”

就连王莽辅佐西汉最后一个小皇帝平帝时,也声称“今幸赖陛下(指临朝的元太后)德泽,间者风雨时,甘露降,神芝生,蓂荚、朱草、嘉禾,休徵同时并至。”这祥瑞究竟是给谁的呢?反正过了几年,王莽就改朝换代,建立“新朝”了。(对,王莽的国号就是“新”,你说新潮不新潮?)

唐宋诗词里为了风雅,也常用蓂荚的叶片数量指代日期,比如“秋蓂开六叶”指初六,“三五对阶蓂”指十五,“蓂飞四荚”指十九日,“蓂草全无叶”指三十晦日。唐代元稹有诗写到这种仙草:

赋得数蓂(元和中作)(唐·元稹)将课司天历,先观近砌蓂。一旬开应月,五日数从星。桂满丛初合,蟾亏影渐零。辨时长有素,数闰或馀青。坠叶推前事,新芽察未形。尧年始今岁,方欲瑞千龄。

有意思的,这种仙草还可以吃。仙草是什么味道的?《太平御览》引《风俗通》,又转引《孝经》说“古太平,蓂荚生阶。其味酸,王者取以调味。”味道是酸的。由此又引发了一个民间传说,帝尧定都于今山西清徐县尧城村)后,采摘瑞草“蓂荚”以酿苦酒。看来山西老陈醋,要从帝尧开始。

今天我们是见不到蓂荚这种神奇的仙草了,不知道是不是被老祖宗们吃醋太多,给吃光绝种了呢?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吃饱肚子可以,对于珍稀品种,就别吃了。

作者简介

孙正凡,天体物理学博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曾任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编辑。年获得“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家”称号。对中西方文化比较、科学发展及其对人类文明史的影响,有独到的见解。已翻译科普书三十余本,举办科学讲座逾百场。现居上海,从事科学传播工作。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