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品德,练就真正的贵二代,有教养,进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当下的中国“富二代”“富三代”越来越多,可是真正的“贵二代”“贵三代”却凤毛麟角。真正的原因就在于“富不等于贵,富只是物质,贵却必须是灵魂”所以,在中国,有句老话:“富不过三代”“三代出一个贵族。”

所以在这条漫长的代际进化之路上,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财富,而是良好的品德。品德提高,教养提升,格局的扩大都需要持之以恒的良好品德和教养的熏陶,积累下来的优秀家风传承。

如何养出真正的“贵二代”

一、家国情怀,有国才有家

品德的范畴都包括哪些?包括正直,诚信,友爱,善良,孝顺,节俭,感恩,家国情怀等等,我觉得其他都好理解,“家国情怀”需要单独列出来讲一下。

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爱国爱家是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骨子里的基因,我们对自己的国家有着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归属感!电影《战狼2》正是因为这“家国情怀”引发共鸣,造就了票房纪录。

二、富养精神,拓宽格局

“富养女,穷养儿”这句话显得有些狭隘,很多人以为是物质,觉得男孩子穷一点以后会更有担当,而女儿物质要富足物质,而不至于以后没见过世面,被人一颗糖就骗走了。不管物质上是穷还是富,精神都是要富足的,教育是不能松懈的。

无论清贫还是富裕,请一定要维护孩子内心的快乐,安定,自由,这是她们精神富足的根源。

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三、以身作则,潜移默化

跟孩子讲道理,用处其实并不大,因为很多小朋友理解不了很深刻,他们并不懂。给孩子讲一百遍都不如做一遍给孩子看看,想要孩子学会感恩,进屋孩子给拿双拖鞋,我们对孩子的一句谢谢,就无形中引导了孩子受到帮助要对别人说谢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非常重要的细节。要想孩子诚信,我们对孩子就不可以言而无信。

四、   结果闫妮就不好意思了,说“你都这么说了,那我以后得多夸你。”

提起高情商娱乐圈无人不称赞黄渤,总是能在合适的时候,说出恰当的话,让在场所有人都舒服。高情商是怎样练就的呢?高情商难道真就只是会说话吗?

一次少儿竞赛考场外,遍地垃圾纸屑果皮,垃圾废纸大多是考场外发的宣传单,孩子和家长不要随手扔在地上的。

这些孩子能参赛,说明成绩都是佼佼者,就算成绩再好,可是连基本公共场所卫生意识都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也没有,这样的人就算成绩再好,在以后的社会工作中如何立足自处呢?可见只有成绩好是不足的,还要有教养才是真正的“品学兼优。”

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养?

前文说到有品德,那么品德和教养是一回事吗?区别是什么?有品德的人不一定有有教养,因为教是可以伪装出来的,装作很有礼貌,装作彬彬有礼。所以真正发自内心的教养是基于有品德之上的。

教养包括:同理心,公德心,高度的自律。

一、如何培养同理心,公德心

同理心通常有特指的对象,换位思考,不给他人添麻烦,为他人着想。如何培养同理心呢?

1.让孩子学会倾听

别人说话讲事情的时候,可以做到认真倾听,是对他人的尊重,而且倾听可以更好的体会到对方的感受,情绪可以很好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所以,平时在孩子跟我们说事情的时候,我们也要认真来聆听,懂得尊重孩子。

孩子认真听,认真思考就会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回应对方的情绪,这样的孩子怎能不受欢迎?

2.文明礼仪也是教养的一部分

荀子曰:“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我们经常把过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