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明义丨孝经忠孝并举心怀天下

作者:凌俊峰导读:一部两三千字左右的《孝经》,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孝经》“忠孝并举“,弘扬了孝道的积极价值,塑造了中国人心怀天下的性格与胸襟。一部两三千字左右的《孝经》,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究其大旨,我们认为其积极意义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弘扬了孝道的积极价值这是对普通百姓最重要的。中国人讲“百善孝为先”,认为孝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与基础,这种思想的源头,是从儒家思想中间来的。《孝经》中间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就系统性地把孝道列为一切德行的根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个人品德的判断,基本上就从孝道入手,在人格评价上,称赞一个人是孝子,也近乎是最高的称赞。《孝经》的问世,劝无数的人们懂得报答自己父母的养育之恩,构建了和谐美好的家庭关系。中国人的幸福感,都是从家庭当中获得,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深深体会到的。为人才选拔提供了理论基础小到一个团体,大到国家,用人是一件大事。用什么样的人,需要管理策略甚至智慧。《孝经》所揭示的精神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策略。而这种德行,最重要的是孝道。我们深知,在太平盛世或者守成发展的单位和企业,更需要首先论德行,否则足以失信于人、失信于天下,而一旦人心离散,任何事业都很难真正做得成功。这是值得大家深思熟虑的。塑造了中国人心怀天下的性格与胸襟《孝经》中的孝道,常常和“忠”并提。我们对这种学说有一个概括,叫做“移孝于忠”。在《孝经》中间所说的忠诚,就是事上之道。但是我们国人又对这种思想进行了一些阐发与解释,比如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忠诚于自己的民族,忠诚于自己的信仰等等。现在我们所理解的忠,就不简简单单是“忠君”或者“愚忠”了。忠诚,同样是积极进取、正面的价值。中国历史上曾经屡次遭遇侵犯,在国家危难之际,就有无数英雄豪杰舍命报国;在国家困难的时候,更有无数热爱祖国的科学家、实业家,毅然决然从国外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返回自己的祖国在各个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让这个国家日渐强大。这就是“忠”的价值。我们说,《孝经》在这些意义上,带给了我们许多积极的影响,参与了国民性格的塑造,当然,这部经典同样有自己的不足,这会在下一讲中指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9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