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
综观《论语》、《孝经》,儒家所谓“孝道”,分为由低到高的“孝身”、“孝心”、“孝意”、“孝慧”四种境界。
只有在行孝实践中,逐步地由低境界到高境界,方可达到“孝道”的最高境界。
孝道的四个层次:
1.孝身:尽力满足父母的衣食住行,疾病调理,让父母吃饱穿暖,不挨饿受冻。俗话说旧病床前无孝子,说的就是孝身难。
2.孝心:时常了知父母的内心世界,顺从他们的想法,想父母之所想,急父母之所急,不和父母在心念上产生对立。
3.孝意:帮助父母开心快乐,能常生喜悦,彻底脱离烦恼。尽力帮助完成父母的一些没有完成的心愿。
4.孝慧:帮助父母提升知识与格局,认识新鲜事物,增长智慧。父母因为年岁原因,很难与现代社会接轨,不要嫌弃父母不懂这个世界。若是修行者,引领父母接触佛道,常修清净心,增长父母的慧命。
以上四层,能做到一层的,都是孝子了,可见行孝之难。
现实中很多人认为给了父母钱财,就算孝敬了,这只算赡养费。
现在的80、90、00年代的人,很少接触圣贤教育。基本不知道如何行孝道,处处与父母作对,要不就是对父母使唤索求,要不就对父母大吼大叫,要不就是仇恨父母管教严厉,要不就对父母阳奉阴违,父母已经不是父母,成了被使唤的佣人,成了儿女无成本的提款机。
我们从小就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父母老了,我们必须回报他们。但是,对父母尽孝也是需要学习的,我们希望每个人恭敬而有诚意,好好躬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