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6/content_20140182.htm孝道是我国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百善孝为先;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尧舜圣人之德,无非孝悌而已矣。古人崇信《孝经》,身体力行,移孝作忠,爱敬一切。孝悌作为一切仁义道德的根本,得到国人的广泛认同与践履。学佛人善根深厚,学佛人更容易落实孝道,一个学佛人落实了孝道,整个家庭乃至家族都会得到利益受极大影响,由一个人决定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又影响社-会,所以这个力量很大的。成千上万的学佛人都落实孝道,那么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太大太大了。孝道与一个人的福禄、功名、健康、婚姻、家庭、修行有极为紧密联系和不可思议的因果关系。一个人不论是否学佛,如果想改变命运,决定要从落实孝道开始,更进一步,对于学佛的同修如果要想往生净土、不退成佛,亦决定要从落实孝道开始。佛教倡导知恩报恩的人文理念,对孝道尤加重视。《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证知世出世间,莫不以孝为本。然与儒家孝道孝行相比,佛教的孝更具深远博大的内涵。佛教的孝不仅应报答今生父母之恩,并当报答无量劫来四生六道中的一切父母之恩。孝行不仅停留在赡养承欢的世间善法层面,并且提升到令父母出离生死轮回的出世法的高度。“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净土宗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语)。孝道亦是菩萨从初发心到圆证菩提的不竭原动力。地藏菩萨因地为婆罗门女及光目女,皆因救母,始发弘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藏菩萨由孝心引发的广大悲愿,助成心地宝藏的无限开启。释尊将入涅槃,以人天之众,嘱累地藏菩萨,救群迷于末世,待弥勒以当来。此与孔门心法传承给以孝著称的曾子,若合符节。《孝经》云:“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证知孝养父母不仅是做人学佛的基石,亦是开显自性功德的金钥匙。《本事经》云:“假使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担母,尽其寿量,曾无暂舍,供给衣食,病缘医药,种种所需,犹未能报父母深恩。所以者何?父母于子,恩极深重:所谓产生,慈心乳哺,洗拭将养,令其长大,供给种种资深众具,教示世间所有仪式,心常欲令离苦得乐,曾无暂舍,如影随形。父母于子既有如是所说深恩,当云何报?若彼父母于佛法僧无清净信,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生净信。若彼父母无清净戒,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其受持清净禁戒。若彼父母无有多闻,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其听闻诸佛正法。若彼父母为性悭贪,不乐布施,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修胜慧。其子如是,乃名真实报父母恩。”经中阐述了真实报答父母深恩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