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孝,从爱惜自己开始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二十四孝故事广为流传,历代帝王,无不以孝治天下;当今时代,孝更是排在了诸家家训中第一位。缘何“孝”?《诗经》有言:“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双亲生养了我们,抚慰、养育、庇护我们,不厌其烦照顾着我们,无时无刻怀抱着我们,父母的恩德就像天一样浩瀚无边,我们要报答。何谓“孝”?《孝经》开宗明义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有生也。”孝道,是社会一切道德建立的根本,所有品行的教化都是由孝行派生出来的。“慈孝之心,人皆有之”,孝道,是家风之本,是国风之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天地之间人为贵,每一个人都是父母所生,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因而珍惜生命,爱护好自己的身体,让自己健健康康,不让父母担心,这是最基本的孝。但是看看现在的孩子们,面对挫折,各种自残、自杀行为不断出现。青海失联女大学生仅仅因为无法顺利毕业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她不曾想十月怀胎,二十余载养育之情,父母何其心伤?为人子女,她何忍于此?“恭维鞠养,岂敢毁伤。”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道。“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天下的父母无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子女能够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欣慰。“儿子啊,今年回不来啊,好,你这么多工作,妈听着还挺高兴的,关键还不在于你来不来,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了,就是对爸爸妈妈最大的孝心。”为人父母,对孩子的工作是支持的,理解的。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扬名于后世,但一定要树立良好的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果因自己犯错或犯法之事让父母担惊受怕,或让父母蒙羞,这便是不孝了。“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为人子女,欲要行孝,应先从爱护自己开始,不要让父母为我们身体的忧患而担忧;为人子女,欲要行孝,就要在品行上严于律己,不做违背道德的事,不要让父母为我们操心、蒙羞。孝,乃百行之本,众善之初也。我们或许因为这个那个的原因,无法长期陪伴在父母身边,承欢膝下。但如果我们懂得照顾自己,爱护自己,提升自己的修养,约束自己的行为,那便是孝。孝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富贵贫贱,这是人人都可行可做的。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及时把握行孝的机会,切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恸,悔之晚矣。个人简介:王宁,河北省保定市蠡县桑园镇杨西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