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没骂死王郎呀他倒是帮了小霸王孙策

在《三国演义》中能体现诸葛亮智近妖的事件有很多,能说明诸葛亮嘴皮子特别厉害的,“骂死王朗”这件事是必不可少的,诸葛亮这嘴厉害吧,作诗能气死周瑜,骂人直接把王司徒给气得自杀,可是历史上诸葛亮真没骂死王朗!先说说诸葛亮骂死王朗是怎么一回事?话说诸葛亮领蜀军伐曹魏,一举攻取了天水、安定、南郡三城并兵出祁山渭水之西,魏明帝曹睿大惊命曹真为大都督,郭淮为副都督,王朗为军师。起东西两京军马二十万,以御蜀兵。王朗本属汉朝元老,年已七十有六,这位王司徒自诩口才了得,想说降蜀丞相诸葛亮,不料反遭诸葛亮一阵痛骂,撞马而死。具体诸葛亮怎么骂的大家请看原著《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朝”这一段原文:孔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主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后人有诗赞孔明曰: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这就是《三国演义》中的王朗,这名声算是臭了,但是得怨罗贯中,在历史上王司徒就没和诸葛亮打过照面,而且他也不是军师他在曹魏的官职是“谏议大夫”负责给魏王曹操谏言的,虽有一个参司空军事但也就是提出点自己意见和看法,不过他的孙女元姬倒是嫁给了司马昭,还生下了晋武帝司马炎、齐献王司马攸。王司徒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王朗学识渊博,与其子王肃都为经学大家。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有文集三十四卷。曹丕继王位时,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曹丕受禅建魏后,王朗改任司空,又进封乐平乡侯。曹睿继位后,代华歆为司徒,进封兰陵侯。王朗算是位老臣了,还是个经学家,他不可能和诸葛亮对阵于两军阵前,反而这位王司徒倒是被诸葛亮点评过。在《后出师表》中有这么一段话: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说的什么意思呢?这是王朗在当会稽太守时.,就知道动嘴皮子说圣人之言,一点点看着小霸王孙策实力壮大,最后被孙策打败,还被迫投降了孙策,最终也让小霸王孙策有实力称霸江东。很有意思是王朗虽然投降了,但却坚决不为孙策效命,孙策也没杀他,后曹操上表征召王朗,王朗这才去了曹魏当了谏议大夫。或许小霸王孙策也是特别感谢王司徒,要是换个太守怎么可能看着自己慢慢壮大,这王司徒是好人呀,因而小霸王孙策应该很敬重他。太和二年(年),王朗去世,谥号成,人是自然死亡的。参考文献:《后出师表》、《三国演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9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