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多忙,都要看看这本书

一直都非常喜欢看经典的书籍,最近看完了两本,分别是《道德经》和《孝经》。由于《道德经》在朋友圈分享过了,这里就不再多言了,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孝经》。

单纯看书名,相信你能猜出内容一定是跟孝道相关的。但是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书中的孝跟我们所理解的孝有所不同。

我们理解的孝仅仅是其中的一方面而已,《孝经》所涉及的孝,范围更广、程度更深,不仅仅是孝敬父母长辈。然而,当下的很多人,连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这一方面都没做好,何谈其他方面。

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经》这部书,据说是曾子问孝于孔子,退而和学生们讨论研究,由学生们记载而成的一部书。

全文共为十八章,将社会上各种阶层的人士——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分为五个层级,就各人的地位与职业,标示出其实践孝亲的法则与途径。同时,附加了《二十四孝》的图片和文字,精选了《百孝故事》作为例证,文字真挚,感人肺腑。具体而言,如下:

天子的孝道:

孔子认为,能够爱护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以亲爱恭敬的心情尽心尽力地侍奉双亲,这样其德行就会教化黎民百姓,使天下的百姓纷纷遵从效法,孝心孝行遍布四海。

天子是一国之君,他的地位居万民之首,他的思想行动是万民的表率。他若能实行孝道,对父母尽其爱敬之情,那么,全国人民就没有不效法去敬爱他们自己的父母的。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就证明了德教感化之神速广大。所以作为天子而言,一定要重视孝道,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的榜样。

诸侯的孝道:

诸侯的地位虽然较次于天子,但作为一国或一地方的领导,地位也算很高了。位高者,不易保持久远,而易遭危殆。假若能谦恭下士,无骄傲自大之气,其位置再高也不会有被倾覆的危险。

其次,关于地方财政经济事务,事前要统筹规划,有预算的节约,并且按既定方针谨慎使用、量入为出,自然收支平衡,财政经济便能充裕丰满。然满则易溢,所以要生活节俭、慎行法度,这样财富无论多么充裕丰盈也不会损益。

因此,作为诸侯的身份而言,践行孝道应该注意长期保持自身的财富和地位,不让富贵离开自己,那他自然有权祭祀社稷之神,而保有社稷;合理管理自己所在的地区,与自己所管辖地区的人民和睦愉快相处,居上不骄、制节谨度的作风,正是诸侯当行的孝道。

卿大夫的孝道:

任卿大夫是辅佐国家行政的官吏。事君从政,承上接下,管理内政、外交、礼仪,所以服装、言语、德行,都要合乎礼法,合乎规定。

作为卿大夫的身份而言,践行孝道就要做到不合乎礼法的话不说,不合乎礼法道德的行为不做;开口说话不需选择就能合乎礼法,自己的行为不必刻意考虑也不会越轨;所说的话即便天下皆知也不会有过失之处,所做的事传遍天下也不会遇到怨恨厌恶。

衣饰、语言、行为这三点都要做到遵从先代圣明君王的礼法准则,谨慎全备,这样才能德高功硕,不但可保禄位,亦可守住自己祖宗的香火延续兴盛。这就是卿大夫的孝道!

士的孝道:

士的孝道,就是要用侍奉父亲的心情去侍奉母亲,保持爱心相同;用侍奉父亲的心情去侍奉国君,保持崇敬心相同。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

所以作为士的身份而言,践行孝道就要用孝道来忠诚地侍奉国君。就像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若能以事亲之道服从领导,竭尽心力把工作做好,这便是忠;处理同事关系,对地位较高年龄较大的长者,以恭敬服从的态度对待,这便是顺。对上级顺从尽到忠心,对同事中的年长位高者恭顺,多多请教,自然能够得到更多的帮助,有利于自身的不断进步。

庶人的孝道:

我国自古以来就以农业为主,农人的孝道,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耕耘收获,以适应天道。认清土地的高下优劣来种植庄稼,生产获益。庶人的孝道,除了上述的利用天时和地利以外,还要行为谨慎地保重自己的身体和爱护自己的名誉,不要使父母赋予你的身体有一点损伤,名誉有一点败坏。同时,还要注意节省开支,不要浪费财力。

这样保健身体、爱护名誉、爱财节财,使财物充裕、食用不缺,能够更好地孝养父母,父母才能更好地享受天伦之乐。正所谓: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书中印象比较深的内容:

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

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

感悟:

1、践行孝道是天经地义的大事,每个人都应不断传承。

2、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头等大事。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只源于个人的努力,高尚的品德是铸就一个人人格的根本,而这种品德的铸就是从孝敬父母开始的。

3、我们总是有各种理由不常回家看望父母,比如学习压力大、工作事情忙、难得的假期要出去旅行散散心、三五朋友聚一聚……其实陪伴父母也是需要我们用心对待的必要之事。

4、建功立业固然重要,然而孝是一个人事业的起点,只有在家里尽到了孝的义务,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成就自身。

5、除了孝敬父母以外,还要以同等的爱心和崇敬之心对待自己事业上的领导、同事,这样才能更有助于个人的长远发展。

今天把这本书强烈推荐给各位朋友,无论你多忙,都要抽出时间读一读,相信你会有属于自己的收获。加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1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