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孝经 >> 孝经名言 >> 弟子规第8集

弟子规第8集

《弟子规》

第8集

开吉法师主讲

台南极乐寺

/2/11

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同学们,大家好!请掀开《圣学根之根》第一册,第十九页,我们从第一行开始看起。

在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我们应当要婉转劝谏,使他们改过向善。在劝谏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自己的态度,态度一定要诚恳,而语气要温和,用和颜悦色、用善巧方便来劝谏我们的父母。下一句:

如果我们的父母亲不听规劝,做为子女也一定要有耐心,要等到适当的时机点,譬如,在父母的情绪有所好转,他的心情比较愉快,再藉机加以劝谏。如果在这个时候,做为父母他还是不能够接受,甚至于父母亲很生气,做为儿子、女儿,为了帮助父母亲把错误的决定、错误的做法修正过来,我们即使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亲改过;即使被责打,内心当中也没有怨恨,这样就可以避免陷父母、长辈于不义。“当局者迷,旁观者醒”,父母、长辈在做一个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因为他是当局者,可能他的判断会有所失误。而做为儿女,要能够善巧方便的劝谏,以免使父母继续一错再错,最终铸成大错。

所以,当我们在劝谏父母,“怡吾色,柔吾声”,做为子女有一种和顺的样子。“谏不入,悦复谏”,“悦”是我们要观察机缘,在父母亲能够接受的情况之下再来劝谏。如果这样劝还是无法挽回父母的心意,“号泣随,挞无怨”。到了号泣,表示一个人的真诚心已经是到了一定的程度,至诚恳切的恳求父母要三思而后行。“挞无怨”,纵使父母不能够接受,他仍然能够“起敬起孝”,这种恭敬心、孝顺的心依然没有改变。在《孝经》当中也说:“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在父母有过失的情况之下,也包括长辈、许多亲人,甚至于我们一些尊长,或者老师等等,当我们看到有一些过失比较明显,我们都有责任要去规劝。劝谏亲人这是我们的本分,而在这句经文当中我们看到,包括方法跟态度,还有劝谏的时机点,在这里都有特别指出。

在《内则》当中说,做为父母,“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孰谏就是纯熟殷勤的劝谏,我们考虑纯熟了,再对父母进行劝谏。孝子欲成亲之德,父母亲做对了一个决定,或者做错了一个决定,也都是跟为人子女休戚相关的。当我们看到父母、长辈还有朋友等等,他们做的这件事情并不妥当,甚至于会对于更多的人产生负面的效果、作用,做为子女,这个时候就应当要特别“怡吾色,柔吾声”的来劝谏。在这里我们看到,规劝一个人,特别是我们的长辈,要注意到我们的存心,而且还要观察时间,在劝谏时候的态度跟方法也是很重要的,此外还要有耐心。

从存心的角度上来看,当我们在劝谏父母亲、劝谏长辈,甚至劝谏朋友的时候,我们的存心都是念念为对方着想,而不是一种控制和强势的态度。这是存心。

时机点也是要重视选择的,什么样的时机比较适合劝谏。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譬如我们看到长辈、亲友他们优点,做的好事,这些都是可以在大众的面前、人群当中去说的,让人们“见人善,即思齐”。可是我们规劝过失,一定要私底下规劝,没有其他人在场,因为要顾及到人们的情面,人情能够充分体谅,也能顾及到面子的问题。这是时机点。所以《论语》当中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时机点到了,你可以劝谏,但却没有劝谏,这样就“失人”,这就失职了;“不可与言而与之言”,时机点还没到,太过急躁,就跟他说,这是“失言”。这是第二,是时机。

第三要讲求态度跟方法。在这句课文当中看到“谏不入,悦复谏”,悦是非常关键的。也就是当父母亲,我们一开始劝,他觉得你是小孩子,我吃过的盐都比你吃的米要多了,人生的经验比你还丰富,怎么还轮得着你来劝谏我?做为父母可能没有办法马上接受。我们就要注意我们的态度跟方法,观察父母亲高兴、愉快的时候,要察言观色,而态度跟方法,这里说怡吾色、柔吾声,这就是态度。我们要平心静气,要抓住时机来劝谏。悦复谏的复,就是一而再,再而三,我们要有耐性。其实耐性,就是从我们至诚的孝心当中所生发出来的,从我们友爱朋友,友爱兄弟、朋友这种心,从我们尽忠职守的心当中所生发出来的。

我们在劝别人的时候,也有一个先决的条件,首先要赢得对方的信任。如果对方对我们信任不足,可能我们劝他,即使劝的内容是正确的,他也不一定能够完全接受。而当然信任也不是说凭空而来的,是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跟人相处的时候,总是真心的关怀、用心的付出,慢慢的建立人与人信任的关系。这又看一个人是不是能够常常观察到别人的需要,然后去付出,自然而然能够赢得信任。在适当的时机点,我们所说的话他也就比较能够接受。《论语》当中说,君子“信而后谏”,劝谏别人的前提条件,是彼此之间已经建立了信任度;若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如果对方还没有信任我们,我们就去规劝,可能好心,人家还不领情。规劝,在规劝之前建立很深的信任,这是非常重要的。

劝谏也包括我们在生活当中,在五伦关系当中的方方面面,都是存在劝谏的义务的。譬如像父子,我们在父母亲有需要的时候,要尽做为子女应该有的本分跟义务,所以要来劝谏。再来君臣关系,我们在工作当中承担着某种责任跟工作,我们在君臣关系当中也有劝谏的本分。再来,夫妇关系也是如此。除了夫妇之外,还有包括兄弟、朋友。五伦关系当中彼此之间都有深厚的信任度,再来进行劝谏,效果就会非常之好。

我们昨天晚上看了一个纪录片,内容也是很感人,这是讲到上古的时代大禹治水的故事。之所以把这个故事放在这个地方讲,这也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父子之间的,大禹的父亲是鲧,鲧在治水的过程当中,并没有把洪水治理好,这是因为他的方法用错了。而大禹在治水的时候,他就选择了正确的方法,经过不懈的努力,把洪水给治好了。他对于他父亲并不是用劝谏,而是以身作则,帮父亲生前所犯下的过失来进行改正。在劝谏的基础上就更进一层了,父亲的过失,做为儿子尽心尽力的来弥补。

这段历史是记载在《史记》当中,鲧是大禹的父亲,他是颛顼皇帝的儿子。但是鲧跟大舜的父亲一样,他的品德并不好。鲧的性情非常的顽戾,相貌很丑恶,当时的人们就称他做梼杌。梼杌在古时候是一种凶猛的野兽,后来是用梼杌来比喻恶人。当时鲧被人们认为是四凶之一。

在尧帝的时代,在中国发生了很严重的洪水泛滥的水灾,洪水横流天下,所有老百姓的房屋、田园全部被洪水给淹没了,造成当时民不聊生,百姓非常痛苦的情况,灾情是非常惨重的。

做为尧帝,他是一位非常仁慈的君王,看到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想在普天之下去寻找,有谁能够治理洪水的泛滥。于是召集了四方诸侯这些长者来讨论,这些长者他们都推荐让鲧来担任。可是尧帝他并不同意,因为他觉得鲧的品德并不好。虽然他是颛顼帝之子,但是“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有的人很贤能,有的人却是德行不好。尧帝觉得鲧违逆了先王的教诫,而且“谤訾亲族”;换句话说,跟这些家亲眷属之间的关系处得也不和睦。我们可以想像,当一个人的德行不好,如果委派他来处理攸关老百姓生命安全的重大的责任,做为君王,他怎么可能放心把这件事情交给他?可是四方诸侯的长者却很坚持,他觉得鲧这个人“刚僻劲悍,体粗力壮”,换句话说,他很健壮、很勇猛,当遇到灾难的时候,这样的人适合来担当重任,就希望尧帝能够试用。尧帝这个时候只好接受四方诸侯长者的建议,让鲧来治理洪水。

可是鲧在治水的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做出正确的判断。他接受任命之后,就劳民伤财、大兴土木,去建设很大的堤防。也就是说,他在治水的过程,因为他没有充分的了解洪水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对治才是最有效的,就用他匹夫之勇和他浅薄的聪明,于是用堵的方法,把洪水堵住,而不是用疏导的方法。结果方法用错了,导致劳民伤财,整整用了九年的时间,不但治水毫无起色,洪水造成的灾难是愈来愈严重。

当时大舜正好被尧王看中了,有意要提拔他做为他的接班人。在这个过程当中,锻炼他去处理一些国家大事的能力跟经验,他在不断的培养他。这个时候,大舜他去视察治水的情况,就发现鲧的治水的方法并没有成效。老百姓不但没有免除洪水的祸患,反而又因为他做这些工程来堵水,修这些堤坝,反而更加痛苦,老百姓都遭了很大的灾殃,而且是一年比一年严重。舜看到这个情况不对了,赶紧就奏报给尧帝,希望尧帝能够赶紧处罚鲧,以平息老百姓心中的怨恨。于是尧帝批准了之后,就下令把鲧处死,他处死的地方是在山东省的蓬莱,这里有一个羽山。在史书当中记载,鲧死了之后,他的神识(也就是他的灵魂)化成了黄熊(黄熊是三足鳖),就入于山下的羽渊。

眼看着自己的父亲酿成了这么大的错误,做为儿子,禹的内心是非常担忧的。就在尧帝去世的时候,舜王即位。即位,他也非常希望能够举荐跟选拔一些好的人才来辅佐他,来处理这些政事。四岳都推荐鲧的儿子大禹,大禹他是做了司空,都举荐大禹,因为大禹是非常贤德而且有才干的人。但是大禹一开始也非常的推让,他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如后稷、皋陶这些贤德的人。舜帝对他还是很信任,所以就任用他。果然大禹他没有辜负舜帝对他的信任。

大禹他是非常有德行的人,一方面他很勤政,对于朝廷交给他办的事情,他是勤勤勉勉、非常认真努力的完成。而且他的德行非常好,他有仁爱之心、仁爱之德,生性又非常节俭,说话又很诚信。在许多大臣还有百姓的面前,他都是以身作则,我们今天所说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舜王当时就非常信任大禹,希望他能够帮助国家来解决洪水泛滥的问题,让老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不要再遭受更大的痛苦。古圣先王都是“视民如伤”,看到老百姓有痛苦的时候,他的内心就像父母看到儿女生病的心情是一样的。大禹正是感伤自己的父亲治水不力,他就想用实际的行动,来为他的父亲弥补过失,于是他在治水的过程当中就非常勤勉、认真,非常辛苦的去帮助国家来解除人民的痛苦。

我们历史上看到,禹王是三过家门而不入,在外面十三年的时间,就为了治理洪水。刚刚结婚不久,就告别他的妻子,告别他的家人,一直在外面担负起非常艰难的这项治水的工程。前后有十三年的时间,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进去,没有去和亲人团聚。为什么?因为百姓还在流离失所,做为一个仁德、贤德之人,他哪里忍心自己过上幸福安乐的生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禹通过他不懈的努力,终于平息了洪水。他和他父亲不同的是,他父亲用的是堵水的方法,把洪水堵住;而大禹他经过实地的考察、实地的判断分析,认为水要用疏导的方式,才能够让百姓免于洪水的灾害,他治理洪水的功绩、成绩是很有效果的。

历史上记载他为人是非常的节俭、非常有德行,“薄衣食,致孝于鬼神”,他平常所吃的、所穿的都是非常简单、朴素的,但是对于祭拜祖先却是非常丰盛;“卑宫室,致费于沟淢”,自己所住的房子也都是很简单,尽心尽力的帮老百姓解决他们的痛苦。在历史上也记载,大禹后来继承了舜王的王位之后,他依然过着这种节俭的生活,把省下来的钱财用于供给百姓所需要。为了接待老百姓,有时候他吃一顿饭都要停下筷子停好几次,连洗个澡也都是匆匆忙忙的,就跟周公当年治国是一样的。后来的周公有很多施政的德政,在大禹王的身上就已经体现出来了。而后来,包括像后稷能够教老百姓农业生产这方面的政绩,也都跟大禹王有关系。

所以这是一个孝顺的儿子,用他辛勤的努力,帮他的父亲去弥补过失。虽然当时他父亲所犯下的错误,他那个时候没有办法去劝谏跟挽回父亲的过失,但是最后在父亲过世之后,他却是用他自己的身教、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弥补父亲所犯下的过错。

顺带一提的是,关于在尧舜禹时代,发生在中国的洪水,近代的科学家、地质学家也进行了考古的发现,发现了洪水的一些证据,从而能够把当时洪水发生的时间推算出来。地质学家所发现的证据,跟中国在尧舜禹时代在历史上记载的非常大的洪水是相符的。大禹在治水的时候他把河流疏通,因为他是用疏导的方法,而不是用堵的方法,把河流疏通、改道,从而使得黄河泛滥的问题得以解决。他的政绩可以说是奠定了夏朝跟中华文明的基础。

之前的地质学家并没有发现跟洪水有关的证明,但是在最近有一个研究小组,这个研究小组是由中国人领导的团体,他们根据考古学的发现,就可以推算出洪水它所发生的时间,大概是在公元前一千九百年,他们把研究成果也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科学”跟“自然”这两个期刊,都是在科学界最有名的两个期刊。他们发表了论文,就讲述了这次洪水所发生的过程。在一场地震之后,积石峡出现了堰塞,把整个黄河就堵塞了很长一段时间,堵塞了六到九个月的时间。而当堰塞决堤、溃堤的时候,有十六立方公里的水,把整个黄河下游的低洼的地方全都淹没了,这个时间他们推算应该是在公元前大概是一千九百年。这是附带说科学家的最新的研究。

在《史记》大禹王的记录当中,也谈到“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后稷他是教人民从事农业的生产,也跟大禹王的政绩是有关的。后稷他是周朝的先祖,相传当时姜原因为践天帝之迹而怀了后稷,最开始想要把他丢弃,孩子取名叫弃。等他长大了之后,尧帝举荐他为农师,他在农业生产方面做得很大的贡献,后来他的号叫后稷,别姓是姬氏。在古时候,后稷教人们从事于农业生产,“教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这些五谷都能够用种植的方式取得,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就解决了,粮食就够用了。“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虽然老百姓吃饱了、喝足了,也穿暖了,可是如果没有给他施以好的教育、好的教化,跟这些动物、野兽有什么差别?

古贤先王在治理国家的时候,除了帮助人民能够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通过农业的生产来满足生活的需要之外,圣人治理国家、帮助百姓是非常重视教育的。在尧帝的时代,就以契为司徒。契是殷代的始祖,殷商的始祖,他是高辛氏的儿子。任命他做司徒,封于商这个地方。而契他就是从事教育的工作,等于是教育部长。

从事教育,教人们主要以哪个方面来教导?是教以人伦,也就是教五伦、五常。人伦包括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通过这样的教育才把老百姓教化好。我们现在再看这一句“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一直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在五伦关系当中,无论是父子还是君臣,还是兄弟、还是夫妇、还是朋友,这五伦关系彼此之间都是有劝谏的义务,也有劝谏的责任。最初教人民五伦的就是尧所封的司徒契,来教导人民五伦。上古时代的古圣先王,确实是非常有德行,念念都是为老百姓在着想。正是因为有五伦的教育,中国人代代相传的圣贤教育就从这个时代正式开始了。

周太王之妃太姜,我们之前讲到的太王,就是古公亶父,他的妃子叫太姜,太姜是王季的母亲,生少子季历,又娶了太任。像太姜跟太任,乃至于文王的妃子太姒,都是上古时代非常贤德的女子。太任她性情是“端壹诚庄,维德之行”,这是非常有德行的母亲。当她怀孕的时候,是目不视恶色。她非常重视胎教,在她怀孕的时候,她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符合圣贤的教诲,“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我们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完全符合圣人的教化。她胎教做得很好,后来她生了周文王。周文王是非常有德行、非常孝顺,又爱护老百姓的好的君王。从上古一直到周朝,这一代一代的君王都是非常有德行的,所以那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令人怀念的太平盛世。

我们看到这句课文,首先就是父子之间要进行劝谏。在历史上,当李世民和他的父亲在打天下的时候,他就曾经因为父亲有一个军事行动判断错误,李世民就极力的劝勉自己的父亲,从而挽回了一场危难,这是当时他以赤诚的孝心挽救了整个军队。父子之间确实是有相互劝谏的责任跟义务。

再来是君臣之间,君臣之间也是要劝谏的。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唐朝时期,唐太宗跟魏征他们君臣之间,一个是进谏,一个是纳谏,他们之间的故事也是一段历史的佳话。正是有魏征时时刻刻在君王的身边来提醒他,让他避免很多的过失,所以唐太宗时期,能够创造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贞观之治,和他们君臣之间能够相互各自履行应该有的职责跟义务,是非常有关系的。

后来魏征走了之后,唐太宗他非常的伤心,他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当我们拿铜镜来照,我们的衣服、帽子有没有穿好、戴好,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用历史来观照国家的施政,如何做朝代兴,如何做朝代亡,这种历史的经验教训是我们非常好的借镜;“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如果君王能够遇到贤德的大臣,对他常常劝谏,讲真话而不讲假话,他就可以明得失,自己施政的措施正确与否就可以非常的清楚。

在《中庸》当中提到,“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在治理天下国家有九个好方法,第一个是修身,第二个就是尊贤,在这里讲到:“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治理天下国家有好的方法,这九个方法,如果能够用得好,天下国家就能治理得非常的好。首先是修身,真正有德行,才能真正感得更多的人来拥护。像尊贤,能够尊敬贤德的人,自然而然在身边就会有很多的人来帮助你。我们在讲《小儿语》、《续小儿语》的时候,分享了孟尝君的故事,他身边有三千门客,他都有雅量去纳容他们,在他危难的时候,连这些鸡鸣狗盗的门客都能救他的命。这第二是尊贤。再来亲亲,对于父母,做为领导者,首先要能够落实孝道,这样才能够感动他的子民。

在君臣之间,要有相互劝谏的义务。说到君臣之间的劝谏,我们在中国的历史上看到《左传》的一段记载,这段记载名字叫“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如果读过《古文观止》的老师、同学们也知道,是被《古文观止》的编者把这篇文章放在第一篇。

这篇文章所讲述的,是发生在春秋时代的郑国的故事。郑国是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当初郑武公他迎娶申国的女子姜氏为妻,就是武姜。武姜她生下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庄公,一个是共叔段。因为姜氏在生庄公的时候受到了惊吓,所以给他起名叫“寤生”,母亲对这个儿子就不是太喜欢。对于她生的第二个儿子共叔段,就对他非常宠爱,希望能够立共叔段为太子。她多次的跟武公提出要求,武公都没有答应她。庄公即位之后,因为他的母亲姜氏非常疼爱自己的小儿子,要求要把“制”这个地方分封给共叔段。刚开始庄公他是不同意的,因为“制”这个地方是很严峻险要的边界要塞。当时东虢国君因为它的险要,他没有修德政,后来就被郑国给消灭了。于是庄公就不同意把“制”这个地方分给他的弟弟。后来他的母亲姜氏又进一步要求,把“京”这个地方给他的弟弟,庄公他就答应了。

共叔段因为母亲的宠爱,他得到的荣耀跟恩宠,是远远超过于其他的大臣。这个时候郑国的大夫就劝谏君王说,都城如果是超过了三百丈,对国家会造成危害。先王是有制度的,大的都城是不能够超过国城的三分之一,中都是不能超过五分之一,小都则是九分之一。而今共叔段所分封的京这个地方,他是逾越了规矩,对于先王所留下来的法度,他完全是不符合的。郑庄公他也没有办法,为什么?他母亲姜氏一心想要偏袒她的小儿子。于是郑大夫就劝谏郑庄公,他说:“做为妇人女子,姜氏是没有满足的时候,你一定要早做准备,千万不要让你弟弟的贪心愈来愈增长。一旦他不断增长,他可能就很难抑制住他的野心、贪心,一定会造成祸患的。蔓草都很难除尽,更何况是国君的宠弟?”庄公还是按兵不动,他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等着看吧。”我们常说的“多行不义必自毙”就是出自于这段典故、这段公案。

不久之后,他的弟弟果然野心愈来愈大,他强迫国君要把西鄙、北鄙这两个地方都要让他来管辖。这时候公子吕又出来劝谏,他说:“一个国家不能够有两个君王,您的弟弟现在贪欲已经滋长到这种程度,你要做什么打算?如果你现在就想把国家让给弟弟,现在就赶紧做决定;如果你不肯让的话,千万不要让他不断增长他的贪欲。”庄公还是按兵不动,因为他觉得,他弟弟做的如果不合礼、不合法、不合乎道义的话,上天自然会惩罚他。

一个人的贪心跟贪欲肯定不可能很好的满足的,更何况有他母亲来给他撑腰,他把西鄙、北鄙据为己有之后,又扩张到了廪延。公子吕再次劝谏,说:“他的土地愈来愈扩张,老百姓到时候民心都会归向他的。”而庄公说,如果对君主行使不义,对兄长不亲,换句话说,五伦最根本的伦常他完全是违背的,绝对不是民心所向,老百姓绝对不会拥护这样的人,他即使土地再大,也是会自取灭亡的。

后来果然他的弟弟土地愈来愈大,他的人力、物力、财力愈来愈多,他就开始修筑城墙、聚拢百姓,甚至于开始训练他的军队,准备好很多步兵跟兵车,就准备要袭击郑国、攻打郑国。武姜则在里面里应外合,帮他打开城门做内应。庄公听到了他的弟弟叛乱的讯息,于是他只好出兵,任命子封来率领两百辆的兵车和一万五千多的士卒来讨伐京这个地方。

果然应了他所说的“多行不义必自毙”,到最后京城的军民都叛变了庄公的弟弟大叔段,于是段他就退到了鄢地,也就是郑国的边界。郑庄公就趁势又打到了鄢这个地方,后来他的弟弟大叔就出逃到了共国。

庄公看到他母亲协助他弟弟发动叛乱,他非常的难过,于是把他母亲流放到了郑国的边疆城颍这个地方。人在气头上当然他是非常生气的,他当时发了誓,说:“不到黄泉,我再也不跟母亲相见了。”可是说完这个话,他内心又感到很后悔,毕竟是人伦的亲情,母亲做得再不对、再过分,做为儿女,有孝心的儿女,他也不应该对母亲有这种怨恨,他心里是挺后悔的。

当时有一个贤德的大夫,郑国的大夫叫颍考叔。颍考叔他也是孝子,他在颍谷这个地方做官,听说了这件事情,于是他就给庄公进献贡品,想要藉机会来劝谏庄公。庄公看到他送来贡品,按照当时的礼节,君王还要回赐给他美味的食物。他在吃的过程当中,颍考叔就特地把美味的肉放在一边不吃。庄公觉得很奇怪,说你为什么不吃?他就跟庄公说:“因为小人的家里有高堂老母亲在,平常我的老母亲所品尝的都是小人所奉养的食物,我的母亲还从来没有吃过君王您所赏赐的肉羹,请求君王同意赏赐给我的母亲。”

孝子孝敬母亲的一片心就感动了庄公,庄公就感到很感伤,他说:“你多幸福,还有母亲可以奉养、孝养,可是我却再也没有机会来孝顺我的母亲了。”颍考叔就问,这是他故意问,说:“庄公您为什么这样说?”庄公就把来龙去脉讲了一遍,并且跟颍考叔说他现在心里很后悔。颍考叔就跟他说:“君王您不必忧愁,您不是跟母亲说的气话吗,不到黄泉不相见。您现在可以去找人挖地,挖到泉水冒出来,你们母子就在隧道里面相见,天下的百姓没有人会再说什么话。”于是庄公听了他的建议很高兴,就用这种方法跟母亲再次相见了。庄公走到隧道里面,他很高兴,吟诗,他说:“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人伦的亲情是世界上任何的力量所没有办法取代的。他的母亲姜氏经历了之前不愉快的事情,想必现在也有所反悔,所以她走出隧道,和她的儿子相见之后心情很愉快,她也赋诗说:“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内心非常的愉快,母子又和好如初。

君子说,颍考叔真是一位纯孝的大孝子。颍考叔他爱自己的母亲,他就能够用对母亲的爱敬,来化解他的君王庄公与他母亲之间的矛盾,感化了庄公,让他们母子俩最终能够团聚,还能够恢复从前的人伦亲情。《诗经》说:“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孝是根、敬是本,孝敬是我们道德的大根大本,这个是从古至今、古今中外,是经历过多少的岁月,跨越过多少的国家、地域,原理原则都是不变的。

君臣之间要劝谏,同样夫妇之间也要劝谏,这在人伦关系当中是非常亲密的。还有兄弟之间也要劝谏。当然劝谏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兄弟之间彼此年龄相近,这要彼此之间有很深的信任。做为兄弟之间,你的德行要能够感化对方。有些事情我们对朋友、对外人可能反而容易做得到,但是要感化家里人,难度其实是比较大的。为什么?因为家人对我们看得太清楚,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因为是每天生活在一起,彼此关系很密切的人。往往一个人他有真实改变,他都不用去讲,家人看在眼里,就随之能够受到感化。劝勉家人是要真诚的爱心、至诚的恭敬,要有真实的功夫,用身教多过言教,这样的方式才容易劝谏得了。

我们在历史上看到明朝有个读书人叫陈世恩,当时他弟弟也是游手好闲,经常是半夜才回来。陈世恩的哥哥一开始看弟弟这样不务正业,他非常生气,每次看到弟弟就骂他,甚至要处罚他,但是这种方法并没有得到好的效果,反而他的弟弟就变本加厉。陈世恩看到这个情形,他觉得这个方法有问题,要赶紧修正,所以他就劝他哥哥,他说我来试试看。于是从那天开始,陈世恩每天都在门口等着他弟弟回来。弟弟回来的时间每天都很晚,陈世恩就很有耐心,一直等,等到十点、十一点、十二点,终于等到弟弟。他看弟弟回来的时候,他就很关心的去问他,说你回来得这么晚,晚上有没有吃饭?要不要给你煮碗面条?他很关心的把弟弟牵进家门,并且亲手把门关好。他每天都这样等着他弟弟回来,终于感动了他的弟弟,慢慢的他的生活起居也就愈来愈正常。

陈世恩他劝导弟弟改过向善,并不是用言教,而是用身教,他是用一种真诚的爱心,用心的关怀来挽回弟弟的真心。兄弟之间也有劝谏的义务,但是义务当中确实也要观察时机、讲求方法,要建立信任。

再来五伦关系当中还有朋友,朋友之间也是有劝谏的义务。当然对朋友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要做出好的榜样,自自然然就能够感化别人。这句课文我们就学到这里,接着看下面这句课文:

在父母亲生病的时候,为人子女应当要尽心尽力的照顾,一旦父母亲病情比较重,更要昼夜的服侍,片刻都不能够离开。

我们照顾亲人、照顾老人,“昼夜侍”这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因为老人他行动并不方便,所以白天我们有把他照顾好,没有出什么状况,但是到了晚上,老人起来上厕所,在下床的过程、走路的过程当中,因为是晚上,要是没有照顾好,老人很容易会摔倒。一个人年纪大了,最怕的就是摔倒、摔跤,通常摔一次,整个体力、元气都会受到很大的损伤。因此,当父母亲、当老师他身体不舒服、身体有疾病,或者是他年纪大的时候,在照顾的方面不仅是白天需要得到照顾,即使是晚上也不能够疏忽,所以是昼夜服侍。

我们的长辈、我们的老师在生病的时候,这些晚辈还有学生都很孝顺。老师生病的时候,特别排班,早班跟晚班都要排上人,早晚都要照顾。你要观察他的体温、观察他的情况,有的时候生上一场病,真的是昼夜都不敢合眼。这个是“亲有疾”,父母亲生病的时候。

在《曲礼》当中说:“亲有疾饮药,子先尝。”尝,古时候一般是用的汤药。熬煮汤药,我们可能对这个都是有一点经验,汤药熬出来之后,它的浓度、它的冷热都是要掌握好的。

在以前求学的时候,我就特别欢喜为父母、为长辈到中药店去抓药。当时遇到一个很好的老中医,老中医当时在北京,他就要求我们每次抓的药一定要到同仁堂去抓,而且要到同仁堂的总店去抓。为什么?因为总店它的药特别的新鲜,而且它没有假药,药材的质量、品质都很好。那时候我们在北京读书,在放假的时候,礼拜六、礼拜天,譬如父母亲或者长辈他们需要抓药,我们就会跑到前门去大栅栏的同仁堂总店去排队抓中药。真正照顾老人、照顾长辈,就是你在抓中药,连中药药材的质量都要遵照医生的指示配得很好。这位老中医连同仁堂的分店他都不太放心,让我们一定要到总店去抓。我们排着队抓好药之后,因为父母亲没有住在北京,我们再把药寄回东北,让母亲去熬。

可能也是真诚心所感,本来母亲年轻的时候身上有疾病,看什么医生都没看好,最后找了这老中医之后,吃了几服汤药就吃好了。因为一般的医生比较没有经验,不知道她这个病的根源在哪里。后来我们陪母亲去看了老中医,就发现老中医判断得非常准确,他说你病的根源在于胆,胆不好,所以才会有这些病症发生。他就配了几服中药,果然身上的问题就解决了。

当时老大夫跟我们说,现代人都不太相信中医,高明的中医确实是药到病除,能够用最简单的方法帮你治疗很复杂的病症。甚至于他们家的小朋友,是从妈妈抱在怀里的时候,小朋友生病就是喝中药,后来给他吃西药他就吐,他就是只认中药。

亲有疾饮药,子先尝,对于父母亲所用的药它的品质,还有熬煮出来之后它的冷热,还有浓度,子女都应该要先掌握,先略略的尝,才放心的端给父母亲喝。这个原则相对来说比较适用于中药,如果是西药,因为有时候它会有明显的副作用,子先尝就不一定是非常的妥当。这里说的饮药,比较严格的来讲,应该还是指喝的这些汤药。

《孝经》说:“病则致其忧。”做为孝子,如果母亲、父亲、亲人有疾病,这个时候,做为儿女要非常小心谨慎,来帮助父母亲想尽方法赶紧恢复。“惧亲之永诀,恨不能以身代之”,孝顺的儿女,看到父母亲因为生病而感到不舒服,巴不得这个病长在自己身上多好,不要让父母亲遭受痛苦。“忧思难解,故汤药尝而进之”,在照顾父母的时候,父母亲的生活起居,他所吃的药,也包括你吃药的一些禁忌,譬如我们喝中药的过程当中,有一些东西是要忌口的。这个老大夫在开药之后,我们在喝药的过程当中,像大萝卜,还有绿豆都不能吃,海带,有些东西不能吃,这时候要遵守医生的嘱咐,也要在饮食方面给予配合。饮食方面应当让父母亲要吃什么样的饭菜,比较适合他现在恢复身体,也是要非常重视的。昼夜奉侍不敢离之,特别是当病情比较重,那确实是昼夜侍,不敢离开父母亲,祈求天地神明、祈求佛菩萨、祈求历代祖先能够保护、加持。

《曲礼》当中说:“父母有疾”,当父母亲生病,做为儿女是什么样?“冠者不栉”,连梳头发都没有那么讲究。“行不翔”,走路因为心里担忧父母亲的身体。父母在生病的时候,孝子如果心里很忧愁,他可能走路都走不稳,这是真的。我们看到很多为人儿女的人,确实是有这种孝心。“言不惰”,连他讲话的时候,也不会讲开玩笑的话或者是很欢乐的语言。我们说是“诚于中,形于外”,因为他内心念念只想着父母亲病要快好,他日常生活这些吃喝玩乐的行为自然他就会停止。“琴瑟不御”,唱歌、跳舞这些娱乐的活动也都停止了。“食肉不至变味”,美食也不会去享受。“饮酒不至变貌,笑不至矧,怒不至詈。疾止复故。”当父母亲、当老师身体有病的时候,做为一个孝子,他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他非常挂念父母、挂念老师,顾不上自己生活的种种享受,一定是就像父母亲照顾儿女一样,这样的态度来照顾自己的父母。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疾这个字,连孔老夫子在《论语》当中也谈到,“子之所慎:齐、战、疾”,疾病也是孔老夫子他非常重视的一件事情、非常谨慎的一件事。雪公老人在讲这句经文谈到:“子之所慎,齐”,慎是谨慎的意思。齐,在“乡党”篇当中说:“齐必变食”,自古以来在祭祀的时候一定是要斋戒的。我们去天坛参观,就会看到古时候天子他在祭祀,他也是提前要斋戒。他不是住在皇宫里面,而是在祭天之前,天坛的旁边就有专门斋戒的处所。祭祀是要斋戒的,不但是不吃肉,而且最重要是要保持清净的心,即使是上好的粮食也不吃,目的就是说在祭祀的过程当中他心能够清净。

在古时候,祭天、祭地、祭拜祖先,之前我们在北京经常去参观天坛、太庙,看到古人在祭祀、斋戒的场所。斋戒、祭祀,恭敬心、真诚心是很重要的,这个仪式也是祈求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祭拜祖先也是对祖先致敬,也是祈求祖先的福佑。这个过程我们人心能够跟天心交感,人心能够跟祖先的心交感,这都要以真诚的心、真诚的态度才能够感应。祭祀不仅是个人的行为,它是跟朝廷、国家能够风雨以时、国泰民安息息相关的,所以古时候的帝王都是非常的重视。

齐是在斋宫当中,连睡眠都是要单独一个地方睡。斋是需要很谨慎的,孔子说:“我祭则得福”。祭祀三献以后,“饮福醴”,饮福酒,“受福胙”,神就能够赐福给祭拜之人。我们参加过很多次祭祖大典,从初献礼到终献礼,之后有饮福、受胙礼,因为我们是吃素,所以是饮福酒、受福果的礼。在这个过程当中,最后的饮福、受胙就是神明祖先赐福给子孙,赐福给我们的意思。因此祭祀是非常重要,孔老夫子非常谨慎。

再来是“战”,孔子说:“我战则克”,一定是打胜战的。古时候这个字“武”,武功的武,武是止戈为武。发动战争是为了制止战争,是为了让百姓能够平安,过上太平的生活,是为了保护国家,而不是去侵略。所以战,它的目的是不同的。一个真正高明的将军,会打仗的将军,往往他不用动刀兵也能够战胜敌人,一方面是能够用外交的手段,再来可能他的战略战术也都能够尽量减少伤亡。所以战是孔老夫子非常谨慎的一件事情。

在《礼记》当中谈到,敌人打败仗逃走,是就近而射三箭,然后就不再射。为什么?“凡是人,皆须爱”,毕竟都是人。射三箭是表示对国家尽了义务,就可以把敌人放走。即使是战争的时候,这当中也是有很多讲究的。

第三是“疾”。子之所慎:齐、战、疾,疾就是生病,生病这件事情孔老夫子也是非常谨慎的。雪公老人他是一位非常高明的中医师,他在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判过案子,他行医也有很多年,到了台湾之后,一边给病人医病,一边在弘扬儒释道的圣贤教育,他医术是非常好。他老人家也曾经说过,以前判案子,有时候还有可能会冤枉人,很难确定没有判错案子,但是他给人看病绝对没有开错方子、没有开错药,雪公老人他是很高明的中医师。

但是他在讲这段经文也谈到,说他自己生病是不吃药的,他也劝大家少吃药,病死胜于药死。其实一个人,如果他有很好的免疫力,有一些小小的病痛,并不是什么病都要找药来吃,靠强化自己的免疫力,通过一些饮食,通过一些保健等等方法。在佛门里面,当然也有一些忏悔、改过、拜佛等等方法,也可以把病治好。雪公老人在这里谈这一点也是提醒我们不要病急乱投医,本来这个病可能并不是什么大问题,通过自己强化自身的免疫力,通过调节好自己的饮食跟作息,多休息、多喝水,多晒太阳等等,它自然就会好。我们自己不谨慎,可能找错大夫用错药,反而使病情更加的严重。

这是夫子他一生都非常谨慎的事情,齐、战、疾这几桩事。

在中国的历史上,我们在学习《弟子规》入则孝的过程,经常会讲到周朝历史,文王、武王、周公。古圣先贤他们在孝道等等方面的德范,都是我们非常值得效法学习的对象。周文王他是个大孝子,这自然不用说,我们已经分享过很多次。正是看到父亲孝敬的德范,做为周武王本身,他也是继承了家庭当中孝道的精神、孝道的传统。周武王他是文王的第二个儿子,文王本身就是以孝治天下、以德治天下,而武王他遵循着父亲治家、治国的道,而不敢逾越,非常认真的去效法、去奉行,“不敢有加焉”。在周文王生病的时候,武王他非常的孝顺,“不说冠带而养”,衣服都没有脱下来,昼夜在父亲的身边,一直把父亲的身体调养好。

生病的人他吃饭就比较没有胃口,文王也是如此,他生病的时候也吃不下东西。武王就陪伴着自己的父亲,父亲文王吃一顿饭,吃一碗饭,他也吃一碗饭;父亲吃两碗,再吃,他也跟着再吃。总之他这种孝敬的行为,他希望自己的身体能够和他父亲一样,能够感知到父亲他的身体所需,他体力所需要的饮食是多少。他的饮食跟父亲是同步的,这样他比较能够掌握、体会到父亲实际身体的需要。后来就是这样悉心的照顾自己的父亲,文王的病才慢慢的好起来。

武王伐纣,商纣王他是非常暴戾无道的,宠爱妃子,对于天下的百姓造成很大的伤害,他非常的暴戾。武王就在伐纣的过程当中,让百姓能够解脱,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后来,他和他弟弟周公就继续父亲所传下来的事业,把国家也治理得非常好。对待祖先、对待父亲,他们也都能够做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孔老夫子对于他们是非常赞叹的。夫子一生是特别的尊敬周公,如果孔老夫子他能够为各国的国君所重用,他也是希望把他的德行跟能力,像周公一样用来治国平天下。孔子对武王跟周公是非常赞叹的。古时候的君王,真正都是以他们的仁爱的德范,用孝敬的德范来治理天下。

在汉朝的时候,汉文帝刘恒他也是如此。刘恒他的母亲是薄氏,后世称为薄姬。薄姬是汉高祖刘邦后宫织室的一位宫女。刘邦宠爱戚夫人,他的皇后是吕后,对于薄姬,刘邦相对来说是比较疏远的,并不是非常宠幸。正是因为如此,后来吕后对戚夫人迫害得很严重,这是因为刘邦对戚夫人非常的宠爱,吕后非常嫉恨。可是薄姬,也就是汉文帝的母亲,她没有得到刘邦的宠幸,吕后也就没有把她放在眼里。而薄姬她就是一直默默无闻的跟着儿子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居住在代这个地方。后来汉朝的老臣们,在平息了吕氏家族的乱象之后,他们就选择了刘恒来当皇帝。首先和他非常低调、默默无闻的谦卑的态度有关,再来刘恒他也是一位非常仁爱的人。

在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汉文帝他是非常节俭的、非常仁爱的,虽然他做为君王,却过着特别俭朴的生活。他在侍奉自己的母亲的时候,他就是一位大孝子。当他被封在代这个地方做代王,他的母亲,也就是薄太后,当时生病了,而且这一病就病了三年,汉文帝刘恒当时是朝夕侍奉自己的母亲,亲自把母亲的病照顾好。整整三年的时间,几乎是早晚都不敢合眼,衣服也顾不上去换。而且母亲在生病的期间所服用的汤药,汉文帝他一定是亲自尝过放心了之后,才会奉上来给他的母亲喝。他这种仁德、孝顺的德行,天下人都对他非常的敬佩。

我们想想看,三年的时间,不要说是贵为皇子,他是汉高祖的第三个儿子,在宫廷里面想必也是养尊处优,就是普通的老百姓,父母亲病了三年,俗话常讲久病床前无孝子,可能有的人早就没有办法尽心尽力的奉养了。做为汉文帝,他身为皇子、身为皇帝,他对于母亲这三年的病,能够日日夜夜的亲自去照顾,三年如一日,这种孝心真的是真诚至极,所以他是以仁孝的德行闻名于天下。

身为太后,即使当初刘邦对她并不是很宠幸,但是她的身份算是非常显贵,在面前可以服侍她的人一定也很多。而汉文帝对母亲照顾过程当中,点点滴滴都要亲自来照顾、来操持,这是真正尽到了做为子女应该尽到的义务。看看他的示范,我们做为普通的老百姓,更是要效法、学习他对于母亲的孝敬之情。

文帝除了仁爱、孝敬之外,他也是非常的节俭。虽然后来做了皇帝,富有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地位跟财富在整个国家里面他都是最高的,但是他依然就像大禹王一样,他过的生活是特别的俭朴。有一次,他想要建造一座“露台”,可是当他知道,建露台要花费掉一百斤的黄金,他就取消了计划。为什么?因为他了解民生的疾苦,知道这么多的钱财相当于中产之家十家的财产,衡量起来,确实是太浪费了,所以还是不建的好,最后露台就没有建成。

汉文帝他在位二十三年的时间,因为有孝亲之德,有仁爱之心,他也能够用这个心来照顾百姓、关怀百姓,他能够体恤到老百姓实际上的需要,同时他也任用贤臣,非常重视农业的生产。在汉朝初年,因为经过秦朝末年的战乱之后,老百姓都好像是受了很大的创伤,不但是经济的生活没有办法马上恢复过来,而且在精神上、在各个方面也都是需要得到充分的休养。在汉文帝执政的时候,他还是继续执行的汉朝初年与民休息的政策,而且是轻徭薄赋,让老百姓能够减轻负担。同时他不断的削弱诸侯的权力,加强中央的集权,并且增强了北方防御的力量,我们在中国历史上看到汉朝文景之治这是一代盛世。

一家仁,一国兴仁,当君王他能够用孝、用仁来对待他的父母、来对待他的亲人,自然也能够把孝跟仁爱之心推而广之,去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人民。

在《群书治要》当中记载著《曾子》的一段话:“礼以将其力,敬以入其忠。”我们要按照礼仪来尽心尽力的侍奉我们的父母,而且要把我们的恭敬心融入尽孝的真诚心当中。在《诗经》当中有一句话说:“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我们早起晚睡、勤奋不懈,无愧于生养我们的父母。做为孝子,他一时一刻都不敢使自己放松,他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都不能够让父母蒙受羞耻,这个就是君子之孝。我们把对于父母亲的孝心还能够推广开来,来爱护更多的老人、更多需要关心帮助的人,这种爱、这种孝范围就更大了。

我们在《太上感应篇》当中看到:“矜孤恤寡,敬老怀幼。”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它的原点还是从孝、从爱而来的。我们矜哀怜悯一个孤儿,遇到孤儿要尽心尽力的教养他,让他受到好的教育,成就他终身的事业;而遇到寡妇,要尽心尽力的保护她,成就她一生的贞节;要尊敬老人,让老人能够得到尊养跟安宁;爱护年幼的孩子,让他们也能够得到抚育跟保护。像孤儿寡妇是人生很不幸的事情,如果再加上生活很贫困,这就更惨了,可能连性命都保不住。

从孝亲之德推而广之,布施恩惠是把孤儿寡妇列为优先的对象。老年跟幼年是我们人生所必须经历的,如果这个时候贫穷和疾病就更苦了,可能连存活下去都不容易。古代的圣王,像周文王,他施政的重点不过就是“哀此茕独”,孔老夫子他的志向也不过是“老安少怀”,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的善心在这些人的身上能够真正的生发出来。遇到这种状况,我们要尽自己的心、尽自己的力,真正的落实矜孤恤寡、敬老怀幼的功夫。

这句课文我们就学习到这里,“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下一句课文是:

在父母亲去世之后,要守孝三年,按照古礼来说是要守孝三年。在这个过程当中,是常常要追思跟感怀父母亲对我们教养的恩德。在守孝的期间,自己的生活起居是需要做调整,不能够贪图享受,而且也要戒绝酒肉。这个是“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我们家族也是从我们小时候就非常重视祭祀。我们的祖先大概十多代之前,来到台湾的时候是定居在彰化,一直传到我爷爷父亲这一代,居住在村庄里面的都是姓徐,双人徐的人家。我们当时住的四合院,最重要的地方就是祠堂,每年都要进行祭祀。小时候耳濡目染。因为家族的成员很多,每次祭祀的时候,几十家祭拜祖先供品,都一直排到祠堂的外面,家族也是非常兴旺。一直到我十多岁,整个家族还有这个传统,在清明节的时候,无论你是身在何处,是远在国外还是在自己的故乡,家族的人也都会团聚在一起,一起祭拜祖先、一起用餐。我们家族每次聚餐的时候都有一百多人,有好多姑姑、伯伯,有的在国外的,以前很少见面的,在固定的时候都会回来。家族是非常重视祭祀的。父亲也是有禀承这个传统,凡是有关老人在养老送终,以及后来安葬的事情,父亲都会尽心尽力的处理好。甚至于不止是父母、祖父母,有一些祖先安葬的事情,父亲也都会亲力亲为。

一个家庭能够保持孝悌的家风,这是家庭最重要的德行。父母亲也是在祖母生前,袓母九十多岁,父母亲也都是亲自照顾;到祖母过世之后,在三年当中,全家人也都断恶修善、积德累功,非常认真努力的做很多的好事给祖母回向,而且这三年当中,都会定期的去参加祭祖大典、三时系念这些祭拜的活动。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是非常重视祭礼,非常重视祭祀的。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就先分享到这里,下节课我们还从这句经文开始学起。今天的时间已经到了,谢谢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