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这句话出自《孝经》第八章,意思为:孔子说∶“从前圣明的君王是以孝道治理天下的。”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提倡“仁义”。据说,孔圣人在研究历代礼制中,认为西周的礼制是最完美的,因此他十分推崇和赞美周礼。我们知道,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周天子分封了很多诸侯国,随着诸侯国实力的渐渐强大,就如同长大的鸟儿,翅膀硬了,周天子对于它们的约束也越来越小,而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也频频发生,出现了“礼乐崩坏”的社会形势。所以,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的主张,认为人们应当以周礼为主。在这一章中,孔圣人提出了以前圣明的君王是以孝道治理天下的,而不是动用武力来压制他的人民。此处,一方面道明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是告诫如今的天子应当以身作则,善待他的子民,这样方可巩固自己的政权,使民风和顺。不然,国家就会陷入危难之中。我认为,从古自今,“孝治”对于每个国家的领导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倘若当朝者没有“孝治”的想法,那自然就不会善待他的子民,一旦民心乱了,国家又怎么会安定呢?就拿新冠疫情的处理情况来说,不同国家的处理方式都有所不一样。有的国家为了经济发展,对他的人民进行了隐瞒;有的国家说要放任不管,来一个集体免疫;还有的国家领导人说可以喝消毒水来杀死新冠病毒。对于以上不合理以及不恰当的处理方式,我们是不是很难理解,但是这就反映了这些国家的领导人是如何对待他的人民的,而领导人的不作为,也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美国不是爆发了许多“美丽的风景线”吗?这也足以说明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有人民的支持,社会出现动荡,一个国家也是难以存活的。因此,孝治天下者得天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