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融合著本义,象数义理无余意

北京医院皮肤科治疗 https://m-mip.39.net/fk/mip_9278663.html
北京医院皮肤科治疗 https://m-mip.39.net/fk/mip_9278663.html

吴师道说:自汉魏以来,王弼(辅嗣)的易说单独流行于,虽然未能尽善,而数百年来学易者实际上宗祖至极。到北宋时期,邵雍阐发伏羲先天之秘,程颐推衍周文王、孔子之文,朱熹则又发明《易》专为卜筮而作,融会义理与象数两派的要旨,其《易》说无以复加了。因此,讲易学发展史,必须讲朱熹。

一、朱熹何许人

《宋史·朱熹传》记载:“朱熹,字符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是南宋著名的易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世称朱文公。

《宋史·朱熹传》记载:“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传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朱熹年幼时,即非常聪明,刚学会说话,他父亲朱松指着天空,对他说:“天。”朱熹问道:“天的上面是什么物体?”朱松感到很惊异,就传授他《孝经》,朱熹一阅览《孝经》,就是书额题写说:“不若是,非人也。”朱熹曾经同一群小孩在沙上嬉戏,唯独他端坐用手指画沙,视之,原来画的是八卦。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81%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