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言家训以儒家的孝规范家族成员

贵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31118/4292727.html
尧舜牧的《药言》原名《家训》,是流传尧舜牧的《药言》它在当时的社会中被人们所称赞,赞誉为“字字药石”,他是封建社会教家、治世、医心的极有价值的教科书。他的家训中有不少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做人、处事、修身、养性等方面的伦理思想精华,也同样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提到《药言》,必然要提一下它的作者尧舜牧,尧舜牧生于年,卒于年,字虞佐,号承庵,明代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万历元年()举人,历任广东新兴县、江西广昌县县令、代全州知州等职。尧舜牧为官清正、爱民如子。他一生致力于经书研究,著有《四书疑问》、《易经疑问》、《书经疑问》、《诗经疑问》等书。《药言》原名为《家训》,是尧舜牧任广昌县令时所作。从他写的《自序》中看,这部家训的写作时间不是连贯的,而是时断时续的。尧舜牧在他书的自序中说到,这部家训的内容既有平日所承德父训,也有“所闻于故老,所得于会晤者”,但更多的还是作者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心得体会。这部家训刊行后,广为流传。人们赞誉尧舜牧为圣门国手、治世医王。所以后人取名为“药石”之意,变原来的名字《家训》为《药言》。《药言》家训开篇就讲封建道德是立身做人的根本。他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字是八个柱子。有八柱始能成宇,有八字始克成人。”围绕着这一观点,尧舜牧论述了孝悌在子弟品德培养中的重要性。在父子、兄弟之间,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悌,期间又以子孝、弟悌为主。在姚舜牧看来,儒家经典中但凡有言孝者,都是为了教人立身,不辱没父母先辈“:《戴记》载小孝、中孝、大孝,《孝经》载孝之始、孝之中、孝之终,统是教人做人,无忝尔所生。”《药言》家训里,姚舜牧以“孝”德作为根本来加以强调,并以孝德作为人之所以称之为人的标准来教育子孙:“一孝立,万善从,是为肖子,是为完人。”在宗法社会里,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使得家庭伦理成为了整个社会的基础,把孝、礼的思想通过家训的方式来进行的家庭的教育,已经远远超出了家庭的范围,显然已经把这种孝道通过家庭传向了社会,具有了普世的价值,成了社会共同的社会伦理,《药言》突出强调了孝德为“肖子”之本“、完人”之基,因此它为大家普遍接受、认可,且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药言》家训的指向是塑造儒家提倡的“君子”的理想人格一方面,君子的“中庸”道德品质。为了达到“君子”的要求,在传统儒家中的理想人格中,还包含着一个重要的道德要求,那就是“中庸”。姚氏明确告诫子孙、家人“:人要方得圆的。”在他论及的治家、立身、择偶、处世方面的观点都可以看出他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如,他在谈到择偶时,首先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在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下,更重要的是强调经济、门户上的门当户对的婚姻观的社会,他却强调的是道德的修养,看到婚姻内在的层面。这并不意味着他不重视物质,而是他看到除了物质之外的道德层面的修养。拿今天的话说,不仅看到当时婚姻的物质基础,更强调婚姻精神上的门当户对、道德的修养。另一方面,君子、圣人的理想人格。《药言》教诫子弟、家人的做人之道集中体现在“以圣人为范”的人格追求之中。他提到,如果能做到像孟子所说的那样“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一定能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这里的大丈夫就是君子的化身,这样做就达到君子的要求,就能“教人一生受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