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怀园语解说70人心犹印版正道应万变

嘯園叢書澄怀园语卷之四桐城张廷玉砚斋元主语王恂以守心之道。恂曰:“尝闻许衡言,人心犹印版。然版本不差,虽摹千万纸,皆不差;本既差矣,摹之于纸,无不差。”元主曰:“善。”元主即孛儿只斤·真金,元朝第一代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之嫡子,第二代皇帝元成宗铁穆尔之父,人称真金太子,成宗即位后追封为裕宗。世祖忽必烈曾命王恂辅导裕宗,为太子伴读,后升为太子赞善,在太子宫中掌侍从讲授。世祖尝令王恂讲解嘉言善政,且命真金太子受业。并诏王恂管理太子起居饮食,慎为调护,非所宜接近之人,勿令得侍太子左右。王恂很早就以算术闻名于世,裕宗曾问其缘由。王恂答道:“算数,六艺之一,定国家,安人民,乃大事也。”大意是说,算学术数,是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之一,平定邦国朝廷与氏族家庭,安抚人民百姓,这是一件大事。王恂为裕宗真金侍讲,必然发挥阐明三纲、五常、八目的宗旨与为学之道。三纲即为君臣、父子、夫妻关系,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八目乃指曾子《大学》中的格物、致知、心正、意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且王恂还善于分析历代治乱兴亡的原因,并用前代辽金时期的历史事实佐证,区别善恶,评论得失。裕宗真金曾问王恂,保持心正的方法,王恂说:“曾经听许衡讲过,人心犹如印刷图文的印版,如果印版没有差错欠缺,虽然摹印千万纸张,都不会有差错;假如印版本身有差错,摹印在纸上,是没有不差错的,因此关键在于正心。”裕宗真金深切同意这个观点,说:“是这样的”。后来,世祖忽必烈就让皇亲国戚所有的子弟,都来跟着王恂读书学习。裕宗孛儿只斤·真金(-年),年少时,已从汉儒姚枢、窦默二人读《孝经》,元世祖忽必烈大悦。世祖忽必烈中统三年(),封其为燕王。至元十年(),晋封为皇太子,并统辖中书省。至元二十二年(),有御史奏请忽必烈,禅让皇位给真金,阿合马余党塔即古等人得悉此事后,便借理算为名,突然封存御史台奏章,把此事上报给忽必烈。结果忽必烈大怒,真金因此惊恐而逝。后来事过境迁,忽必烈在悔恨之余,立真金之子铁穆耳为皇太孙,即后来的成宗。成宗即位后,追封其父真金庙号裕宗,谥号文惠明孝皇帝。王恂(-年),字敬甫,中山唐县(今河北唐县)人。幼小从刘秉忠学于邢台紫金山,习数学和天文历法,精通历算之学。刘秉忠把他推荐给忽必烈,命辅导皇太子真金,为太子伴读。元世祖忽必烈中统二年(),擢太子赞善。真金任中书令,凡有咨禀,必令他与闻。后领国子祭酒。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三年(),王恂等人奉命改历,议修金《大明历》,和郭守敬一道组织太史局,后改称太史院,王恂任太史令,分掌天文观测和推算方面的研究,遍考历书四十余家。在《授时历》的编制工作中,其贡献与郭守敬齐名。《授时历》编制后,至元十八年(),王恂的父亲去世。王恂悲伤过度,每日只能喝一小勺水,不久去世,时年四十六岁。可谓英年早逝。王恂死后,他的推算方法没有定稿,由郭守敬加以整理为《推步》七卷、《立成》二卷、《历议拟稿》三卷、《转神选择》二卷、《上中下三历注释》十二卷。由于王恂书生出身,家里没有什么积蓄,皇帝重赏他家。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延佑二年(),赠他为推忠守正功臣、从一品光禄大夫、司徒、从一品上柱国、定国公,谥号文肃。王恂为我国天文、历法、数学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元初开国重臣刘秉忠、郭守敬、张文谦、张易、王恂等五人,先后同学于邢台西部紫金山书院,史学家称之为“紫金山五杰”。许衡(-年),字仲平,号鲁斋,世称鲁斋先生。怀庆路河内县人。金末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自幼勤读好学,之后为避战乱,常来往于河洛之间,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与姚枢及窦默相讲习。元宪宗蒙哥四年(),许衡应忽必烈之召,出任京兆提学,授国子祭酒。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六年(),奉命与徐世隆定朝仪官制。至元八年(),拜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又领太史院事,与王恂、郭守敬等修成《授时历》。至元十七年(),因病归怀庆休养。至元十八年(),许衡去世,年七十三,赠荣禄大夫、司徒,谥号文正,后加赠正学垂宪佐运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魏国公。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皇庆二年(),从祭孔庙。著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等。附1:明代宋濂《元史》卷一百六十四列传第五十一王恂(节选)恂早以算术名,裕宗尝问焉。恂曰:“算数,六艺之一,定国家,安人民,乃大事也。”每侍左右,必发明三纲五常,为学之道,及历代治忽兴亡之所以然。又以辽、金之事近接耳目者,区别其善恶,论著其得失,上之。裕宗问以心之所守,恂曰:“许衡尝言:人心如印板,惟板本不差,则虽摹千万纸皆不差;本既差,则摹之于纸,无不差者。”裕宗深然之。诏择勋戚子弟,使学于恂,师道卓然。及恂从裕宗抚军称海,乃以诸生属之许衡,及衡告老而去,复命恂领国子祭酒。国学之制,实始于此。附:明代冯从吾《元儒考略》卷一王恂,字敬甫,中山唐县人。父良金末为中山府掾,寻弃去,潜心伊洛之书。恂性颕悟,笃信理学,太保刘秉忠见而奇之。世祖时以秉忠荐为太子赞善。恂早以数学名,太子尝问焉,恂曰:“算数六艺之一,定国家,安人民,乃大事也。”每侍讲读,必发明三纲五常之旨,修身平治之道。太子问守心之道,恂曰:“尝闻许衡言人心犹印板,板不差,虽摹千万纸,皆不差;板既差矣,摹之于纸,无不差者。故要在正心。”太子深然之。恂以正道经术辅相太子,以师道自任。由是贵戚多慕文学矣。迁国子祭酒。先是衡病,归秉忠等,言若以太子赞善,王恂主国学庶几衡之规模,不致废坠,从之。既又诏恂,与杨恭懿,及衡等,定历。居父丧过,毁卒,谥文肃。子宽宾,并从衡游,元史有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