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
2.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3.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
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5.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
6.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7.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8.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9.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10.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1.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3.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4.长幼有序。——孟子
15.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16.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7.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18.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19.百善孝为先。孝有三:大孝敬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曾子
20.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