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纹身的行业内有一个行规就是不给18岁以下的人纹身,但是我们依然能看到18岁以下孩子身上有纹身的现象。未成年心智尚不成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从众心理使然,觉得一时酷,却不知文身后容易被标签化,甚至会走入歧途。
图片来源于网络同时,未成年正在处于一个身体发育阶段,文身易感染、难复原,长大后就业受限,报考一些公安部门会受限
公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定早已公布,考生除政治、身体条件有严格规定外,还规定,拒绝有文身者报考公安院校。
法律人罗翔老师之前也科普过这个问题,给未成年人进行纹身的,没有经过监护人同意的可能触犯故意伤害罪
图片来源于网络自古以来我们就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的传承,这句古文出自《孝经·开宗明义》,提醒做儿女的要爱惜身体,加强自我安全教育,时时处处注意安全。二则教导做人要学会忍让、谦慎,不可好勇斗狠。结果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而在好多人的理解里,这句话成了愚孝的代名词,其实不然,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身体,哪怕一根发丝,一点皮肤,都是父母赐予我们的。既然身体发肤都承受于父母,就应当体念父母对儿女的一片爱心,保全自己的身体,不敢稍有毁伤,这是遵从孝道的开始。古人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是很有道理,父母怀胎十月,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不是让我们糟蹋身体的。
追求个性化没有错,但是凡事都要有一个底限。未成年文身,是需要社会有关部门监管的。
在早期的原始部落时代,文身是部落图腾崇拜的一种方式。同时在古代,文身也被视为一种处罚罪犯的方式,《尚书》时代,文身是五刑之一,当时称之为墨刑,随着时代的发展,文身逐渐成为一种展示自我的一种方式。
同处文身也有许多害处,末成年缺少判断力,容易被引诱,从而走入歧途。
文身有害淋巴健康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身所使用的颜料类型,含有二氧化钛纳米粒子这种纹身颜料能进入体内,“寄生”在淋巴结中引发病痛。
文身会上瘾
文身上身体内分泌激素。这是一种天然的止痛药,来源于我们的大脑,它可以抵抗纹身针的疼痛并且是很有效果的。就像是运动的时候给身体带来的“快感”,一些人会为了再次感受到这种“快感”而再次纹身。
青少年试图通过纹身来表达自己,这种表达欲会使青少年上瘾。有一部分青少年,不能在言语上很好地表达自己,所以他们通过视觉上代替自己的言语从而表达自己。对于青少年来说,文身可能是唯一的一种自然而舒服的方式来展示他们最真实的一面。
古惑仔系列电影影响一代年轻人文身不易清洗,一但文身,很难后悔
文身是用针头以每分50~次的频率在皮肤上刺孔,深度约一毫米,每针就是一小滴墨水,直达真皮层浅层。注射入真皮层的墨水,绝非想洗就能洗掉。出于防护的目的,颜料颗粒将被纤维组织包裹,并成为皮肤的一部分。就算勉强清洗掉,也会有留疤的风险
未成年人文身酷一时、痛一生,打破标签,不要让一时的快乐,遭成终身的悔恨,对此你怎么看,留下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