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来听听古代先贤们怎么说澎湃在

                            

“移风易俗”成语出处

移风易俗出自《荀子乐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移风易俗之

谚语

1.民俗之厚薄,关乎天下之治乱。

南宋文学家崔敦诗认为:“民俗之厚薄,关于天下之治乱。尧舜之民比户皆可封也,所以为治朝;桀纣之民比屋皆可诛也,所以为乱世。”风俗与国家治乱兴衰关系重大。

2.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语出《礼记乐记》。原文为:“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3.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

语出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上神宗皇帝书》。

这两句大意是:人寿命的长短在于他的精神,而国运的长短在于社会风俗。

人的寿命与其精神状态有密切的关系,精力旺盛,意志坚强。就不会为困难吓倒,不会为疾病屈服。国家的盛衰兴亡与民风民俗的关系至为密切。若民风淳朴,国家自然崇尚节俭,则人民可以休养生息、发展生产。若民风浮靡,社会习尚追求享受,好逸恶劳,国家就危险了。可以此说明国家兴亡与社会风俗关系甚为密切,强调教化的重要。

4.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出自《孝经》。全句为:“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意思是:转移风气、改变旧的习惯制度,没有比用音乐教化更好的了。

5.习俗移志,安久移质。

“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出自战国时期荀况所著《荀子儒效》。这两句大意是:习俗风尚能改变人的志向,长期安居能转变人的气质。

6.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春秋末年思想家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出自《论语》。意思是:认真办理丧事、深切怀念先人,社会风气就会归于纯朴。

7.丧,与其易也,宁戚。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出自《论语》。意思是:礼仪,与其隆重,不如节俭;丧事,与其奢侈,不如悲戚。

8.圣贤之业,皆以薄葬省用为务。

“圣贤之业,皆以薄葬省用为务。”出自东汉思想家王充所著《论衡薄葬篇》,意思是:圣贤的事业,都是以薄葬节省财物为宗旨。

9.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

“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无德寡知,其葬愈厚。”出自西汉文学家刘向所著《谏成帝营陵寝疏》。意思是:德行越深厚的人安葬得越简单,见识越深远的人安葬的规模越小。没有德行缺乏见识的人,他们安葬得越隆重。

移风易俗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让我们发扬优良传统,一起推动移风易俗,树立当代文明之风!

来源:中国文明网、文明广饶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移风易俗,来听听古代先贤们怎么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