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沧州饶安历史上的祥瑞事件看其与政治

SEO百度优化求职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3796.html

沧州虽公元年才建州,但境内置县历史

白雉图片

久已,以南皮为例,秦始皇二十六年(前年),就设置了南皮县,当时属巨鹿郡,为全国首批设县之一。《史记》载:秦始皇六年(公元前年),赵将庞援攻齐取饶安。为饶安见于籍之始。足见沧州大地历史之悠久。饶安县的历史是这样的:西汉高祖五年(前年)置千童县(治今盐山千童镇),东汉灵帝改称饶安县,北魏熙平二年(年)始置沧州,为沧州治所,唐贞观十二年()移治浮水城(今孟村回族自治县南新县镇),遂更浮水城为饶安城。熙宁二年()八月,河决沧州饶安,溺漂居民,移治于张为村(今盐山县西南西璋壁),北宋熙宁四年(年)撤销绕安县建制,并入清池,存续时间年。

战国时期的饶安

翻阅史料,发现两则与古饶安县相关的有关珍奇动物的记载,一则是三国魏时期的祥瑞白雉、一则是大约唐代发现老虎的记载。

《魏志·文帝本纪》:献帝延康元年(年)夏四月丁巳,饶安县言白雉见。

《方舆汇编职方典》第九十二卷河间府部纪事:魏文帝延康元年夏四月丁巳,饶安县西白雉见。事闻,赐复田租,仍给渤海百姓牛酒,大酺三日。

白雉出现,象征祥瑞之气降临。《孝经援神契》:“周成王时,越裳献白雉。”《汉书·西域传赞》:“周公之让白雉。”《汉书·平帝纪》:“元始元年春正月,越裳氏重译献白雉。

古代以白雉为祥瑞。《春秋感精符》:“王者德流四表,则白雉见。”(《太平御览·九一七·白雉》)

饶安县出现典型的祥瑞白雉。曹丕很高兴,免了饶安县的田租,赏赐勃海郡百户牛酒,太常以太牢祠宗庙。这不是饶安县的百姓运气好,实际上是曹丕称帝时玩的套路,在曹丕接受禅位前,开始了一系列历史上多次出现过的虚伪的、想当皇帝都有的套路,那就是天下“祥瑞”不断。延康元年(公元年)三月,有人报告,在谯县(注:曹操故里)有黄龙现身,这可是个好兆头,龙就是皇帝嘛,预示着有真龙下凡。到了四月,饶安县又报告发现了罕见的白雉。八月,石邑县向朝廷报告,发现有凤凰聚集。

这一系列的祥瑞报告,让朝中大臣像兴奋不已,纷纷表示国家将有大喜事发生。看到这一切,汉献帝明白了,还是主动让位吧,于是乎,延康元年(公元年)十月汉献帝被迫将皇帝位禅让给曹丕,东汉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三国时代。

盐山千童祠

第二则是《太平广记·虎第八十二·李大可》记载的饶安县老虎的事情。

宗正卿李大可尝至沧州。州之饶安县有人野行,为虎所逐。既及,伸其左足示之,有大竹刺,贯其臂。虎俯伏贴耳,若请去之者。其人为拔之,虎甚悦,宛转摇尾,随其人至家乃去。是夜,投一鹿于庭。如此岁余,投野豕獐鹿,月月不绝。或野外逢之,则随行。其人家渐丰,因洁其衣服,虎后见改服,不识,遂齿杀之。家人收葬讫,虎复来其家。母骂之曰:“吾子为汝去刺,不知报德,反见杀伤。今更来吾舍,岂不愧乎?”虎羞惭而出。然数日常旁其家,既不见其人,知其误杀,乃号呼甚悲,因入至庭前,奋跃拆脊而死。见者咸异之。

讲的什么意思呢?大概如是:宗正卿李大可曾经到过沧州。沧州的饶安县有一个人在野外走路,被虎追赶。追上以后,老虎伸出它的左脚给这个人看。虎脚上有一根大竹刺,穿透了它的腿。老虎俯首贴耳,好像请求他给拔掉的样子。那人为它拔掉了。老虎很高兴,又是转圈又是摇尾,跟着那人赶到家才离去。这一夜,老虎往那人的院子里扔了一头死鹿。如此一年多,往院子里扔野猪、獐子、鹿,月月不断。有时那人在野外与老虎相遇,老虎就跟着他一块走。那人家里渐渐富了,于是就换穿一身干净的新衣服。老虎又见到他,因为他换了衣服不认识了,就把他咬死了。家里人把他收尸埋葬之后,虎又来到他家。他的母亲冲着老虎骂道:“我儿子为你拔刺,你不知道报恩,反而被你害死,现在你还来,难道不知道惭愧吗?”老虎羞愧地走出去,但它几天一直在屋前屋后守着,见那人始终不露面,知道是自己误杀了他,于是就非常悲惨地号叫,来到院子前面,奋力一跳,折断脊骨自杀了,见到的人全感到惊异。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为宋代人撰写的一部大书。全书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为主的杂著,其可信程度应该是蛮高的。史上所有书籍皆有目的,报国忠君、授业解惑、礼义廉耻等等不一而足,实际上饶安老虎篇宣扬的是一种“羞愧”思想,恩将仇报,人类所不齿,作为兽类的老虎也知道,虎的羞愧方式是什么呢?折脊自杀,这种勇气人类可堪也?

众生平等,也包括最低等的动物。爱因斯坦曾预言:如果蜜蜂从世界上消失了,人类也将仅仅剩下四年的光阴!是的,在人类利用的一千三百多种作物中,有一千余种需要蜜蜂授粉。人类从来都需要爱的教育,正义,正直,古事今鉴,爱自己,也爱动物。所有生命,都给予爱,这应该是人类最高尚的品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