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孝道有着相通相贯的关系善生活养有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_100358_1/

在中国文化中,“孝”是最基本的伦理。作为中国人,我们都尊崇着孝道,一旦背弃了孝道,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因为孝道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更具有社会性的道德伦常规范。

作为一个中医人,我的理解是,中医与孝道有着相通相贯的关系。实践中医,即是实践孝道。

一、何谓“孝”

根据目前学界的研究,在金文中,“孝”字上半部很像一个头发稀疏、弯腰驼背的老人,年少之人以头承老人手行走或年少之人搀扶老人行走,就构成了“孝”字。这显然与《说文解字》所谓“子承老”、“善事父母”之义是相吻合的。因此,“孝”字特别是它所立足的“孝行”肯定是与“善事父母”直接相关联的。

孝的根本精神是“报本反始”,即一种受恩思报、得功思源的感恩戴德之情。显然,这是天地之间的正能量。感恩有益于身心和谐,这已经是学界的共识。那么,孝道表面上看是一种伦理原则,进一步说,孝道其实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

二、孝与中医

“孝”与中医相关。因为于中医而言,孝是一种思维方式。孝道对中医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它是医学研究与实践的内在动力。为什么呢?因为遵守孝道,所以才会“尊生贵体”,进一步发展出“医乃仁术”的观念。

医圣张仲景曾被“举孝廉”,这其中即有“孝”的思想。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一书的序言中说,学习中医之后可以“上以疗君亲之疾”,这个思想体现出来的就是孝道,而仲景的这个孝道思想长久地影响着后世的中医人。

三、“医乃仁术”的依据即是孝道

中医是一门关乎仁爱的学问,俗话说“医乃仁术”,即是此意。因为是仁术,所以对中医人有了一定的要求。

“医乃仁术”是如何来的呢?我认为,是通过逻辑推演而来的,它的逻辑根据即是孝道。

孝是不证自明的,《孝经》明言,孝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之本义即是敬祖爱亲,爱血缘之亲。在此基础上,把孝道引申为博爱,正如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中医是仁术,学习中医的人也必然是遵守孝道之人。比如明代医家李天成说“吾济于人者,若济吾母”。这样说来,从孝道推及人道,从尊老推及中医,这即是推己及人,是换位思考。作为中医人,行医治病,施药救人,这被社会广泛认为是施仁爱于他人的一种职业,而且,中医人自身通过行医治病,亦可以实现“泛爱众,而亲仁”的人生理想。

中医内涵天地之道,作为中医人,既能学习中医以悟道,实践中医以行道,又能借中医以行孝道——这实在是极为幸福的一个职业。(董洪涛)#中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955.html